[发明专利]一种硅镁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7296.8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92042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王永翔;李作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
代理公司: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代理人: 王纪营
地址: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用复合肥,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原料低温转化方法制造硅镁复合肥。

技术背景

硅、镁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中量元素,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抗性。硫是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硫对促进植物成熟,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和耐旱性,促进作物根瘤菌和自生固氮菌的固氮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硅,绝大多数以结晶矿物形态存在,与其它元素结合紧密,不溶于水,极难为植物吸收。作物主要吸收溶解于水中的硅离子和分子态硅酸,而土壤中少数有效态硅化合物则易被淋溶冲刷流失。尤其是南方酸性土壤,硅、镁元素的有效性随PH值的降低而急剧降低,此外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形成土壤的母质呈低硅性母质(SiO2:R2O3 < 2),致使土壤中缺乏有效性硅。即使是石灰性土壤,也存在缺有效硅的现象。作为酸溶性肥料,固然可靠植物根系分泌出的弱酸性物质,从肥料中吸取硅素,但溶解度有限,吸收常显不足,特别是对硅素含量较多的喜硅植物,如禾本科的水稻、甘蔗、麦类、玉米、高梁、竹子,以及块根块茎类,西瓜、花生等等,在有效硅不足的植地条件下,加大对硅的供给强度,对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作物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之前原肥料行业主要用炉渣、草木灰作为硅镁肥的原料,缺点:原料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使用炉渣由于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影响使用范围,原高温法的钙镁磷肥也有补充部分硅镁效果,但由于能耗高、见效慢,市场已逐步减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原料来源广泛、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减少重金属危害,见效快、能耗低的硅镁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种硅镁复合肥,按照重量百分比,原料配方为,硅含量>35%、镁含量>30%的蛇纹石29%-31%,98%的浓硫酸32-33%,磷含量>20%、钾含量>20%的混酸17-20%、氨气21-25%,硫酸锌0.8-1%,综合N-P-K含量20-48%,硅镁含量3-15%。

一种硅镁复合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包括如下:(1)蛇纹石破碎;(2)酸反应;(3)混料;(4)通氨气;(5)造粒;(6)烘干;(7)筛选;(8)冷却包装。

所述步骤1利用顎式破碎机将蛇纹石破碎,在通过球磨机制成100-200目,加水制成20-50%的料浆。

所述步骤2将步骤1所得料浆与98%的浓硫酸反应,反应温度在50-100℃,反应时间200-300min。

所述步骤3将混酸与步骤2所得的反应液冷却至30-70℃时混合。

所述混酸为硫酸与含磷、钾物质反应制得,其中含磷物质为磷酸、三聚磷酸钾、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中的一种或多种,含钾物质为硝酸钾、三聚磷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4将步骤3所得浆液利用管式反应器通入氨气,氨气通入量为90-130L/min,反应温度110-160℃。

所述步骤5将步骤4反应获得的浆液通过专用喷头,喷人造粒机,造粒后进入步骤6送入60-400℃烘干,烘干后进入步骤7,对烘干产品进行筛分为2.5-4.75mm的规格产品,不合格产品返回步骤1中的球磨机进行粉碎再生产,合格产品进入步骤8冷却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含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的硅镁复合肥,其中的硅主要是以硅酸根离子形式存在的可溶性硅,以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效,可调节南方酸性土壤的pH值,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解决之前原肥料行业主要用炉渣、草木灰作为硅镁肥的原料的缺点:原料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使用炉渣由于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影响使用范围等问题,使硅镁复合肥有经济、稳定的原料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硅含量39%-镁含量36% 的蛇纹石粉3400kg利用顎式破碎机破碎,并利用球磨机将破碎的碎块制成200目大小颗粒,在加水5000kg制成33%的料浆,料浆用料浆泵送入反应槽,与向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的98%浓硫酸约3700kg反应,在87℃下反应270 min,当反应温度下降到50℃时与复合肥转化系统送来的120℃的含磷22%、含钾22%的混酸200000kg逐步混合,并通过管式反应器与气态氨反应,氨气通入量100L/min,反应温度在150℃,反应结束后通过专用喷头,将反应料浆喷入造粒机造粒、之后送入300℃烘干炉烘干后,筛分为2.5-4.75mm规格产品,制成(N-P-K含量45%,硅镁含量4%)硅镁复合肥,不合格产品返回球磨机粉碎在回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湛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7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