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及其自动供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7440.8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义 |
主分类号: | A01G27/06 | 分类号: | A01G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6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及其 自动 供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及其自动供水器,属于种植设施领域,特别是一种容器栽培植物。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391006.1、201420391029.2、201420512607.3、201420523786.0和201420523820.4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1410350845.3和201410452688.7的发明专利,分别公开了自动供水器和后续依次增加的罩盒、阻力开关和分流器。包括罩盒、浮标、支架、连杆、密封件、喷嘴、阻力开关和分流器;所述浮标的一端,其支点位置与罩盒的上盖的底部活动连接,其阻力点位置与连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设置在支架内侧,所述连杆上部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底部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喷嘴的嘴口正相对并紧配合,所述喷嘴喷口朝下设置在支架的上部。支架上部设置有阻力开关和分流器。
其不足之处是,上述自动供水器还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专用容器。首先,将自动供水器安装在一般的平底容器进行栽培时,自动供水器的先天特征决定了容器内底部的部分栽培基质或土壤必需要长期浸泡在一定水平线的水中,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严重内涝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其次,在结构布局上先天的不匹配,会导致自动供水器与容器无法整体协调统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侧有容纳室以及自动供水器安装在内侧的容器。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侧有容纳室以及自动供水器安装在外侧的容器。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安装在前述容器的自动供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容器,用于植物栽培,所述容器包括盆子和容纳池,所述盆子和容纳池内侧底部设有容纳室。一种容器,用于植物栽培,所述容器包括盆子和容纳池,所述盆子和容纳池外侧底部设有容纳室。一种自动供水器,所述自动供水器有适应栽培容器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变形件。
进一步的,所述盆子和容纳池底部有沟槽;沟槽有增强导水件。进一步的包括一种浸润件,所述浸润件铺设于盆子底部其一部分伸入沟槽或容纳室。进一步的,所述盆子或容纳室有排水件,以及所述盆子有容纳槽、增强透气件、定位连接件a和定位连接件b。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室与盆子或容纳池可拆连接或一体结构,或所述容纳室通过管件与盆子或容纳池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自动供水器安装在一般容器实施栽培时势必形成一定程度内涝的技术问题,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容器其内涝状况变成可控的状态。以及,容器增加的容纳槽和自动供水器增加的适应性变形件,解决了自动供水器与普通容器在结构上先天不匹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构整体协调。此外,增加的沟槽及其增强导水件、浸润件、增强透气件、定位连接件a和定位连接件b。还有可拆卸及独立的容纳室等构件强化了其的实施效果。制造本发明的材料来源广泛,制造成本低,可视需要就地取材,包括耐蚀金属如铝合金、不锈钢,以及玻璃、陶瓷、耐候塑料、混凝土和砖头以及一般可制作容器的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优选实施例;
图2(a)图是本发明与自动供水器结合后的剖面图;(b)图是(a)图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2部分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4是(a)图是隔板与透气件的部分放大视图;(b)图是隔板的仰角视图;(c)是圆形浮标的立体视图;
图5(a)图是本发明的圆形盆子立体视图;(b)图是(a)图的仰角视图;
图6(a)图是图5装入自动供水器的立体视图;(b)图是一种具有容纳槽的盆子的立体视图;
图7是方形盆子与相关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8(a)图是图7方形盆子仰角视图;(b)图是(a)图的俯视图;
图9(a)图是位于方形容器底部的透气件的部分放大立体视图;(b)图是方形容器的立体图;
图10(a)图是方形容器与自动供水器结合成整体的仰角视图;(b)图是(a)图的俯角视图;
图11是方形容器与其铁架的仰角视图;
图12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容纳室位于容器外侧的立体爆炸视图;
图13(a)图是图12盆子的立体视图;(b)图是(a)图的俯角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义,未经杨春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7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天然气井安全截断阀控制用超失压导阀
- 下一篇:滴灌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