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环硅通孔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354.9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娟;余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环硅通孔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双环硅通孔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半导体衬底上通过反应离子的方式刻蚀通孔,所述通孔孔径为5.1~15μm,其中刻蚀通孔的工艺条件为:采用氟化物或氯化物气体,在辉光放电中分解出氟原子或氯原子,与表面硅原子反应生成气态产物,达到刻蚀的目的;反应气体压强为15~30帕斯卡,反应气体流量10~40毫升/分钟,射频功率范围200~350瓦;
(2)在步骤(1)所述通孔的内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第一介质层,其工艺条件为:工艺温度范围300~400℃,射频功率范围400~550瓦,反应气体流速200~300毫升/分钟,等离子体压强为60~133帕斯卡;
(3)在步骤(2)所述第一介质层的表面通过物理气相淀积法制备第一金属环,其工艺条件为:温度范围230~300℃,射频偏压发生器操作频率为1~100兆赫兹,惰性气体压力为4~17帕斯卡,反应性气体分压为0~7帕斯卡;
(4)在步骤(3)所述第一金属环的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第二介质层,其工艺条件为:工艺温度范围300~400℃,射频功率范围400~550瓦,反应气体流速200~300毫升/分钟,等离子体压强为60~133帕斯卡;
(5)在步骤(4)所述第二介质层的表面通过物理气相淀积法制备第二金属环,其工艺条件为:温度范围230~300℃,射频偏压发生器操作频率为1~100兆赫兹,惰性气体压力为4~17帕斯卡,反应性气体分压为0~7帕斯卡;
(6)在步骤(5)所述第二金属环的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介质芯层,直至完全填满为止,其工艺条件为:工艺温度范围300~400℃,射频功率范围400~550瓦,反应气体流速200~300毫升/分钟,等离子体压强为60~133帕斯卡;
(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硅通孔的上表面进行化学机械抛光,直到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硅通孔的上表面平整后为止,其中:
化学机械抛光分为粗抛光、细抛光和精抛光三个步骤,其中:
粗抛光的抛光条件为:抛光温度:28~33℃、抛光液pH值为:10.5~11.0;
细抛光的抛光条件为:抛光温度:28~32℃、抛光液pH值为:10.5~11.0;
精抛光的抛光条件为:抛光温度:26~30℃、抛光液pH值为:9.0~10.5;
得到的双环硅通孔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半导体衬体、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环、第二介质层、第二金属环和介质芯层,
所述第一介质层为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中的一种,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0.1μm;
所述第一金属环的厚度为1μm;
所述第二介质层为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1μm;
所述第二金属环的厚度为1μm;
所述介质芯层为二氧化硅芯层、氮化硅芯层、氮氧化硅芯层中的一种,所述介质芯层的半径为2μm;其中:
所述半导体衬体为硅衬底;
所述第一金属环为铜环或铝环;
所述第一金属环接地;
所述第二金属环为铜环或铝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3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