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666.X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卿;卢川;张红玲;杨阳;洪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蒸汽 可视化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括有温控箱体、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图像采集装置以及流体注入和采集设备;
所述温控箱体的顶面及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固定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的嵌入式透槽;
所述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包括四周边缘相互粘接的两块石英玻璃,其中一块石英玻璃在粘接部内侧的底面中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横槽和两条间隔设置的纵槽,所述横槽和纵槽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以构成口字形槽道;该口字形槽道的四角位置分别设有贯通该块石英玻璃的穿孔;在口字形槽道内侧的玻璃表面上设置多孔介质,在相应横槽和穿孔内设置模拟管线;由两个镂空的金属框架将相互粘接的两块石英玻璃夹持固定;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温控箱体外部,且与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相对设置;
所述流体注入和采集设备连通于模拟管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粘接的两块石英玻璃表面之间设置有单层、双层或多层多孔介质;所述多孔介质由玻璃微珠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石英玻璃表面上粘贴透明胶体,在透明胶体的表面设置所述玻璃微珠;所述透明胶体为单组份工业硅酮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粘接两块石英玻璃的粘胶为单组份工业硅酮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玻璃的厚度为30mm~50mm;耐压强度为2MPa~4MPa;耐温达到3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箱体内部设有电加热器、温控仪、风机和指向多个方向的多个光源;所述温控箱体的侧壁内设有由玻璃棉制成的隔热保温层。
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条横槽内分别设置一根模拟筛管,各模拟筛管内套设有一根模拟水平井管柱;所述模拟筛管外壁包裹防砂网;所述模拟筛管与横槽之间的环空填充有多孔介质,防砂网孔眼尺寸小于多孔介质的粒径;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分别通过相应横槽一端的穿孔延伸出石英玻璃之外;将两条纵槽及另外两个穿孔密封堵塞;一模拟水平井管柱的外端连接流体注入设备,另一模拟水平井管柱的外端连接流体采集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筛管和模拟水平井管柱均由中空钢管构成;模拟筛管的管径为6mm,模拟水平井管柱的管径为3mm;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射孔;所述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固定嵌设在温控箱体的顶面透槽中。
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条横槽内设置一根模拟水平井管柱;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射孔;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外壁包裹防砂网;防砂网孔眼尺寸小于多孔介质的粒径;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通过该横槽一端的穿孔延伸出石英玻璃之外并与流体注入和采集设备连接;将该横槽另一端的穿孔密封堵塞;在另一横槽两端的穿孔中分别设置一中空管线,两条中空管线的外端与一能量缓冲装置相连构成吞吐过程中的能量储集和缓冲系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水平井管柱由中空钢管构成,模拟水平井管柱的管径为3mm;所述能量缓冲装置由直径2.5cm,长15cm的钢制中空圆柱体构成;所述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模型固定嵌设在温控箱体的顶面透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6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配合部件的对齐机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