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卡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68722.X 申请日: 2014-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4215766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刘金华;罗雁非;牟峻;薜强;邹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
代理公司: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代理人: 张铁生
地址: 吉林省长春***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酰胺 抗生素 检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检验检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卡。

背景技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历史最悠久的抗微生物药物,同时也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一类抗生素,自1941年青霉素首次应用以来,至今已研制出了近百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氧头孢类、碳头孢烯类、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在动物生产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控制奶牛的乳房炎,治疗畜禽尿道、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等。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均可造成该类抗生素在肉、蛋、奶中的残留,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产生过敏反应、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病原菌耐药性等。其中青霉素在食品中的残留会对青霉素过敏者产生健康危害,更为重要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过量食入健康人肠道,会破坏健康人的正常菌群环境,导致免疫力降低。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适应WTO的要求,增强国内牛奶及乳制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1年和2002年,农业部先后公布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T5045-2001)、《无公害食品灭菌乳》(NY5141-2002)和《无公害食品巴氏杀菌乳》(NY5140-2002)等行业标准,规定了“抗生素不得检出”,检验方法采用GB/T5049-85《牛乳的检验方法》中TTC(氯化三苯四唑)法,但此法的检测限仅为0.04U/mL,和欧美国家检测方法相差一个数量级。

目前,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微生物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毛细管电泳-质谱法等。然而,上述方法成本高、耗时长、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不适合原料乳质量和其他畜禽产品的现场快速检测。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准确、简单、快速、适合现场检测的技术方法及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准确、简单、快速、适合现场检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卡。

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卡,它包括样品垫、含β-内酰胺类抗生素捕获单克隆抗体的金标垫、依次含有检测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被多克隆抗体,质控线兔抗鼠IgG的硝酸纤维素膜、吸收垫和衬板;

所述的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卡,是经过下述方法检测的:

(1)灵敏度验证

空白对照作5平行测试;其他溶液做20个平行测试;记录每个测试目测结果,同时用读数仪进行判读;计算每种测试液的POD值,POD值为检出阳性结果次数占所有检测结果的比率;

其中x为检出阳性结果次数,N为测定总次数;

(2)特异性验证

选择非β-内酰胺类10种,不含在试剂盒中的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3种;选择两个浓度,作5平行测试;

(3)自然样品验证

50份牛奶自然样品分别用本试剂盒方法和LC-MS-MS方法进行测试,试剂盒每份样品平行测试2次,参考方法每份样品测定一次,计算相对准确度;

(4)耐变性

测试基质用牛奶,添加浓度为青霉素4μg/L,每种测试条件10平行;耐变因素选择,确定需要评价的变量2个:加样量和孵育温度,每个变量取两个不同的水平;

(5)批间变异

采用含青霉素4μg/L水平的牛奶与阴性对照样品进行批间变异实验,取3个不同批号的测试条产品进行检测,每种测试条件10平行;报出每种条件下检测的POD值。

本发明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以一定的量包被于膜上作为检测带,可与金标物结合的二抗作为质控带。与包被抗体相配对的另一单抗金标结合物则吸附于金标垫上并进行干燥。干燥的金标垫一端与膜相接,一端与样品垫相连。膜的另一侧粘贴吸水垫。检测时,于样品垫加入一定量的液体样本,借助毛细管作用,样本沿样品垫到吸水垫的方向移动。它首先经过干燥金标垫,使金标结合物复溶,如标本中有待测抗原,则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A(金颗粒-抗体-抗原);样本继续移动到达检测带位置,则与包被抗体再次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B(金颗粒-抗体-抗原-包被抗体),并于检测带的部位聚集,最终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如样本中无待检抗原,则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游离的金标结合物或复合物A越过检测带到达质控带,与二抗发生反应,形成复合物C(金颗粒-抗体-二抗),聚集并产生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8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