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制备水溶性荧光硅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9196.9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吴思聪;钟旖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C09K11/59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制备 水溶性 荧光 纳米 颗粒 方法 | ||
1.一种仿生制备水溶性荧光硅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洗净的硅藻或者硅藻土置于超纯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前体溶液;
(2)对步骤(1)所得的前体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水溶性的荧光硅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为菱板藻、双尖菱板藻、普通等片藻、菱形藻、窄异极藻、脆杆藻、针杆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梅尼小环藻、变异直链藻、椿状偏缝藻、泉生偏缝藻、细布纹藻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室温下搅拌5~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反应方式为水浴加热、油浴加热、电热套加热或微波辐射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将步骤(1)所得的前体溶液在功率15~1000W,温度100~200℃下微波辐射加热1~20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电热套加热,将步骤(1)所得的前体溶液在100~300℃下加热反应3~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1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专用复混肥料
- 下一篇:一种阀门用复合氧化锆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