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文档分析的主动知识指导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69765.X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D·K·比荣;K·库马穆拉;A·皮科维斯基;T·文克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7 | 分类号: | G06F17/27;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陈颖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文档 分析 主动 知识 指导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地涉及一种改进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对文档执行深度文档分析、然后使用各种用户界面技术以向文档的查看者提供与正在查看的文档有关的语义内容的主动知识指导来向用户提供指导的机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网络、比如因特网的使用增加,人们当前被来自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来源的可用于他们的信息量淹没和压倒。然而信息缺口在用户试图拼凑他们可以在搜寻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期间找到他们认为相关的信息时大量存在。为了辅助这样的搜索,新近研究已经涉及生成可以取得输入、分析它并且返回指示对该输入的最可能结果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用于搜索具有许多内容来源、例如电子文档的知识库的自动化机制并且关于输入来分析它们以确定结果和关于该结果相对于该输入有多么准确的置信度测量。
一种这样的知识管理系统是来自于纽约阿芒克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IBM WatsonTM系统。IBM WatsonTM系统是应用于开域问题回答领域的高级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知识表示和推理以及机器学习技术。IBM WatsonTM系统是在IBM的用于假设生成、规模证据收集、分析和打分的DeepQATM技术上构建的。DeepQA取得输入问题、分析它、将问题分解成组成部分、基于分解的问题和答案来源的主要搜索的结果生成一个或者多个假设、基于从证据来源的证据检索来执行假设和证据打分、执行一个或者多个假设的合成并且基于训练的模型执行最终合并和排行以与置信度测量一起输出对输入问题的答案。
历史上已经有两种系统——基于结构化数据和基于文档。传统企业用户界面呈现指向链接的结构化数据的界面;因而屏幕和在屏幕之间的导航反映这些对象的模型和内容。这些系统以被设计为最大化信息量和易用性的方式呈现数据。因而明智地选择信息而使信息密度高并且易用性也高。然而这样的传统系统是封闭式系统并且受限于可用的结构化内容。对照而言,基于文档的系统呈现比结构化数据界面更浅的信息密度、但是可以更开放并且也提供对更多信息的访问。传统的基于文档的系统在与它们的结构化数据对等物比较时一般提供较差用户体验。在传统的基于文档的界面中,信息密度一般比用结构化数据界面更低并且易用性也更低。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信息操纵系统呈现基于知识的信息的方式。在该方式中,对文档执行语义分析而该分析产生各种语义内容集合。语义内容集合中的每个语义内容集合对应于文档中的区域。使用可视指示符来可视地高亮文档的区域,这些可视指示符示出语义内容集合经由用户界面对用户的可用性。响应于用户选择、比如使用用户界面的选择或者用户指定的配置设置,使用该界面向用户显示选择的语义内容集合。
前文是发明内容、因此必然包含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发明内容仅为举例说明而未旨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如仅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发明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阐述的非限制具体描述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可以通过参照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使它的许多目的、特征和优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清楚,其中:
图1描绘包括知识管理器的网络环境,该知识管理器利用知识库;
图2是信息操纵系统的处理器和部件、比如图1中所示处理器和部件的框图;
图3是描绘基于深度文档分析提供主动知识知道的知识管理器的部件图;
图4是示出在基于深度文档分析提供主动知识指导时使用的逻辑的流程图的描绘;
图5是示出用来预备用于主动知识指导的文档的逻辑的流程图的描绘;
图6是示出执行的用于显示语义内容的逻辑的流程图的描绘;
图7是示出用来显示具有语义内容的文档的逻辑的流程图的描绘;并且
图8是示出知识管理器执行的用于执行深度自然语言分析的逻辑的流程图的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