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水痘破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0779.3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6;A61P31/2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水痘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水痘破溃的中药泡腾片,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由于该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因此能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水痘属较温和的病,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过,成年人若罹患水痘,病情往往较严重,发烧温度较高、头痛、肌肉疼痛等。另外,慢性病患者,特别是白血球过多症或癌症病人,或正在服用类固醇药物的人,亦要加倍小心,因为水痘会引致肺炎、脑炎等并发症,甚至招致死亡。
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水疱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从而导致愈后患处留下疤痕。中医一般认为水痘为外感风热时邪,内有湿浊蕴阻,外邪与内湿相搏,发于肌肤。目前中西药方面主要是针对水痘初期进行药物治疗,但是对水疱破溃之后的处理一般只是消毒,并没有一种特效药预防并治疗破溃面,水痘破溃后还是伴有瘙痒的感觉,如果处理不当会留下疤痕,影响以后的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痘破溃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水痘破溃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不留疤,使用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治愈时间短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水痘破溃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水痘破溃之后留下的疤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发明人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水痘破溃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能够较好地抑制水痘破溃面的坏疽和瘙痒程度,为患者解除病痛。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不留疤,使用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选择防风、荆芥、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鲜荷叶、鲜芦根、紫苏叶、白芷、浮萍、牛蒡子、生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发表散风,清热解毒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水痘破溃。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外感表证或风疹瘙痒。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甘缓而不峻,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不论风寒、风热表证均可应用。本品还可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苦、微湿。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本品清扬散透,能祛风止痒,宣散疹毒,可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另外荆芥还可用于疮疡初起,偏于风热这,配伍金银花等,荆芥和防风相须为用,加强祛风解表作用。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叶。性味:苦,寒。归肝、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该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本品苦寒,既能清心胃二经实火,又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之效。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根。性味: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板蓝根和大青叶属于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分,有相似的功效,但是板蓝根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主要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感润肺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面瘫的中成药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