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0933.7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相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相骋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1/00;A61P29/00;A61K33/2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脾虚痰湿型肌痹 中药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肌痹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肌痹为五体痹之一,凡风寒湿、热毒等邪侵淫肌肉,闭阻脉络,气滞血瘀,出现一处或多处肌肉疼痛,麻木不仁,甚至肌肉萎缩,疲软无力,手足不随,谓之肌痹。肌痹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重症肌无力、流感病毒引起的肌炎,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病。肌痹的外因是风寒湿邪痹阻脉络、肌腠。内因是脾虚,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腠,是一个虚实夹杂性病理机转。
在中医上称其为肌痹,又称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是泛称,它包括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侵犯的一组病原不明的疾病,又称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综合征(DM-PM),PM或DM是此征一类型,因此,是狭义的DM-PM。广义的DM-PM,可称肌肉炎症性疾病,它包括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药物、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或伴发的肌炎。
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常见为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初起可急骤出现,继则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目前对于脾虚痰湿型肌痹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中药药剂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朱砂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然的辰砂矿石。
【性味】 甘,凉,有毒。
【功能主治】 安神,定惊,明日,解毒;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
黄芪
【来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
【性味】 甘,微温。
【功能主治】 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 3~5钱
肿节风
【来源】 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9~30g。
老君须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雪里蟠桃的根及根茎(亦有用全株者)。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巴戟天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
【归经】 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 3~9g。
莪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aerugionosa Roxb.的根茎。
【归经】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用法用量】 6~9g。
白薇
【来源】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
【归经】 归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4.5~9g。
紫苏叶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5~9g。
刺五加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
【归经】 归脾、肾、心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相骋,未经张相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脉管瘤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治疗湿热型小儿流涎症的外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