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电极折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1578.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存;赵国伟;王平;龚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古玲玉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精炼炉 冶炼 合金钢 电极 折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电极折断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电极折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冶炼低合金、碳钢时由于合金加入量少,每批次≤300kg,合金融化及时,不会造成电极折断。而冶炼高合金钢时由于合金加入量大,为了减小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一般都是将钢包车开至保温工位,然后用天车将合金加入到钢包内。这样每次加入的量非常大,达到2~3t,加入之后合金来不及熔化,直接在钢液表面结成一个硬壳,这样在送电时容易发生电极被直接折断的现象。不但造成成本浪费,每根电极价值近1万元,而且折断的电极在钢液中极易增碳,导致碳含量超标。同时还须花费大量人力将断电极从钢包中捞出,一旦不能及时捞出,可能造成堵氩气,引发重大质量事故。
目前对电极折断的检测及电极折断后的吊捞或拆卸装置的发明专利很多,但没有防电极折断方法的相关记载。
目前还没有克服上述缺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法独特、能确保合金加入后能及时熔化,或在钢液中处于漂浮状态,避免因合金结成硬壳而折断电极,从而降低冶炼成本,提高冶炼效率的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电极折断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电极折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加合金前先加入萤石,将炉渣调稀,同时将钢液中加入铝锭,保证钢液的还原性,并将钢液温度升至1600~1620℃,在合金加入过程中,将氩气压力控制在0.5~0.6Mpa,每次加完合金后,如发现钢液表面有合金结成硬壳,立即使用压料砣将硬壳压碎,并确保合金处于漂浮状后,再将钢包车开至送电工位,钢包车开至送电工位后,先氩气搅拌10min以上,待合金全部熔化后再进行送电,送电时变压器档位控制在2档,电流为20KA,先小功率送电,待弧流稳定后慢慢增大功率;
所述加入萤石的量为20~50kg;
所述加入的铝锭量为将钢液中Al含量控制在0.02%~0.04%即可。
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1)方法独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止电极折断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调节炉渣粘度、改变合金加入温度、控制氩气流量、送电功率以及使用压料工具,确保合金加入后能及时熔化,或在钢液中处于漂浮状态,避免因合金结成硬壳而折断电极,从而降低冶炼成本,提高冶炼效率。
2)调节炉渣粘度:炉渣粘度过高会使钢液的流动性变差,合金加入后炉渣会直接将合金包在中间,导致合金结成硬壳,所以加合金前加入20~50kg萤石,将炉渣调稀,然后再加入合金。
3)本发明为确保加入的合金不会迅速结成硬壳,在合金加入过程中,将氩气压力控制在0.5~0.6Mpa,确保合金加入后直接与钢液接触,加快合金熔化。
4)防止钢水氧活性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合金回收率:本发明加合金前加入一定量铝锭,将钢液中Al含量控制在0.02%~0.04%,然后再加合金,防止钢水氧活性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合金回收率。
5)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止电极折断的方法适用于冶炼高合金铸件。使用本发明技术,送电前能保证合金全部熔化,避免合金因不能及时熔化而结壳后造成电极折断的事故发生,而且提高了冶炼效率,降低了炉前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钢包精炼炉冶炼高合金钢时防电极折断的方法,该方法为加合金前先加入萤石,将炉渣调稀,同时将钢液中加入铝锭,并将钢液温度升至1600~1620℃,在合金加入过程中,将氩气压力控制在0.5~0.6Mpa,每次加完合金后,如发现钢液表面有合金结成硬壳,立即使用压料砣将硬壳压碎,并确保合金处于漂浮状后,再将钢包车开至送电工位,钢包车开至送电工位后,先氩气搅拌10min以上,待合金全部熔化后再进行送电,送电时变压器档位控制在2档,电流为20KA,先小功率送电,待弧流稳定后慢慢增大功率。
所述加入萤石的量为20~50kg,炉渣粘度过高会使钢液的流动性变差,合金加入后炉渣会直接将合金包在中间,导致合金结成硬壳,所以加合金前加入20~50kg萤石,将炉渣调稀,然后再加入合金。
由于冶炼高合金钢时每次加入的合金量比较大,在加入合金之前,先将钢液温度升至1600~1620℃,加入过程中高温可直接将部分合金熔化。
为确保加入的合金不会迅速结成硬壳,在合金加入过程中,将氩气压力控制在0.5~0.6Mpa,确保合金加入后直接与钢液接触,加快合金熔化。
加合金前加入一定量铝锭,将钢液中Al含量控制在0.02%~0.04%,然后再加合金,防止钢水氧活性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合金回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