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滚子链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1891.9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西泽由祐;安藤崇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
主分类号: | F16G13/00 | 分类号: | F16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滚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搬送物品等的轴承滚子链。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是,这种轴承滚子链是在连接相对的内板的圆筒状衬套的外周面与该衬套所插入贯通的圆筒状滚子的内周面之间配置的复数个滚柱(例如,专利文献1)。如专利文献1的轴承滚子链,在滚子的内周面的两个端部处一体形成法兰,以形成保持滚柱的凹部。而且滚子内填充了用于润滑滚柱旋转的润滑油。
然而,对于如上所述的轴承滚子链而言,滚子、法兰及滚柱通常由金属构成。因此,当使用轴承滚子链时,由于滚柱旋转,尤其由于滚柱与法兰的摩擦(即金属之间的摩擦),导致产生很高的摩擦热。而且,根据这些摩擦热,如果润滑油的温度上升,则润滑油的粘性会降低,从而容易使润滑油从滚子内部外漏。因此,滚柱的旋转不够润滑且具有耐磨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46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关注现有技术上存在的这种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能抑制耐磨性下降的轴承滚子链。
下文记载了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解决所述课题的轴承滚子链包括:筒状的衬套,所述衬套用于连接相对的链节板;筒状金属制的滚子,所述滚子用于插入贯通所述衬套;复数个金属制的滚柱,所述滚柱配置在所述滚子的内周面与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之间;以及环状非金属制的限制部件,在所述衬套被插入贯通的状态下,所述限制部件嵌入在所述滚子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开口部中,以限制各个所述滚柱向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
根据所述构造,因限制部件是非金属制的,从而与金属制滚柱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被抑制成低于金属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而且,通常在滚子的内周面上涂布润滑用油脂,但是限制部件与滚柱之间产生的摩擦热被抑制得较低,由此抑制润滑油的温度上升,进而抑制粘性的降低。所以,润滑油很难从滚子内部外漏,从而能够抑制耐磨性的降低。
所述轴承滚子链还包括环状的缓冲部件,在所述衬套被插嵌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件介入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限制部件与所述链节板之间。
根据所述构造,缓冲部件能在限制部件与链节板之间起缓冲作用。在所述轴承滚子链中,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比所述滚子的内径大。
根据所述构造,缓冲部件能在各个链节板、限制部件及滚子之间起缓冲作用。在所述轴承滚子链中,所述缓冲部件的外径比所述滚子的外径与所述滚子的内径的平均值小。
根据所述构造,例如,当将轴承滚子链配置在槽状轨道上使用时,能够抑制缓冲部件接触轨道。在所述轴承滚子链中,所述限制部件的外周面紧贴在所述滚子的内周面上,所述缓冲部件的内周面紧贴在所述衬套的外周面上,所述缓冲部件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靠近所述滚子一侧的面接触所述滚子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靠近所述缓冲部件一侧的面以及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靠近所述缓冲部件一侧的面。
根据所述构造,当滚子内的润滑油向外部漏出时,该润滑油依序通过限制部件的内周面和衬套的外周面之间,缓冲部件和限制部件之间,缓冲部件和滚子之间。因此,可使滚子内的润滑油向外部漏出时的路径,相比于通过限制部件的外周面和滚子的内周面之间或缓冲部件的内周面和衬套的外周面之间滚子内的润滑油外漏时的路径变长,从而能抑制滚子内润滑油的外漏。
根据本发明,能抑制耐磨性降低。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承滚子链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轴承滚子链的一部分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轴承滚子链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轴承滚子链
12:链节板
17:衬套
17a:衬套17的外周面
18:滚子
18a:滚子18的内周面
18b:开口部
18c:滚子18的侧面
19:滚柱
20:限制部件
20a:限制部件20的外周面
20b:限制部件20的外侧面
21:缓冲部件
21a:缓冲部件21的内周面
21b:缓冲部件21的内侧面
Y:作为轴线方向上各个部件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条,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