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栅IGBT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3229.7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3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友;覃荣震;黄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igbt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沟槽栅IGBT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IGBT厂商都采用沟槽栅结构技术,以获得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快的开关速度。
对于沟槽栅IGBT芯片而言,为了兼顾芯片的耐压、功耗与安全工作区性能,现在出现了设置有虚栅极的沟槽栅IGBT芯片。在该IGBT芯片的结构中,栅极分为常规栅极和虚栅极。常规栅极用于进行开关控制,而虚栅极用于改善芯片的性能(如导通电阻、耐压和安全工作区等)。设置有虚栅极的沟槽栅IGBT芯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图1所示的IGBT芯片的元胞结构中包括第I沟槽、第II沟槽和第III沟槽,这三个沟槽均匀分布在芯片内部。其中,第I沟槽的内侧设置有发射极,所以第I沟槽栅为芯片的常规栅极,而第II沟槽和第III沟槽位于第I沟槽的外侧,并且在第II沟槽和第III沟槽的两侧均没有引出发射极,所以第II沟槽和第III沟槽为芯片的虚栅极。
为了进一步提升IGBT芯片的性能,其中,一种方法是增加虚栅的密度。目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加虚栅的密度。具体方法如下:
在常规栅极的外侧沿着原有虚栅的方向继续增加虚栅的数量:在元胞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在常规栅极的外侧增加虚栅的数量意味着工艺特征尺寸变小,而最小工艺尺寸必然受到制造工艺与设备的限制,因此,虚栅的数量增加有限度,而且工艺特征尺寸的缩小会增加IGBT芯片的工艺难度和成本。
然而,提高沟槽密度是当前沟槽栅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沟槽栅IGBT芯片的新结构,以实现在不增加工艺难度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IGBT芯片的沟槽密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槽栅IGBT芯片,以实现在不增加工艺难度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沟槽栅IGBT芯片的沟槽密度。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沟槽栅IGBT芯片,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元胞,每个元胞包括第I沟槽栅和第II沟槽栅,所述沟槽栅之间由第一导电类型区域隔离,所述第II沟槽位于所述第I沟槽的一侧,在所述第I沟槽栅的另一侧设置有发射极和第二导电类型的源极区,所述发射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源极区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基区内,所述沟槽栅IGBT芯片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域内的第III沟槽栅,所述第III沟槽栅的栅长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II沟槽栅的栅长所在的直线相交;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II沟槽栅与所述第III沟槽栅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II沟槽栅和所述第III沟槽栅均为多个,所述第III沟槽中的任意一个均与至少两个所述第II沟槽栅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III沟槽栅为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I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II沟槽栅为多个,每相邻两个第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地,各个所述沟槽栅的沟槽宽度相同,和/或,各个所述沟槽栅的沟槽深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沟槽栅IGBT芯片包括衬底,所述沟槽栅形成于所述衬底内部,所述沟槽栅包括填充在沟槽内的多晶硅,所述多晶硅与所述衬底之间通过绝缘层隔离。
优选地,填充在所述第I沟槽栅内的多晶硅引出到所述沟槽栅IGBT芯片表面,填充在所述第II沟槽和所述第III沟槽内的多晶硅处于悬浮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区域被分割成若干个第一导电类型子区域,每个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子区域处于悬浮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II沟槽栅和所述第III沟槽栅均为多个,所述第III沟槽栅的栅长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II沟槽的栅长所在的直线相交时形成多个交汇处,所述多个交汇处包括多个第一交汇处和多个第二交汇处,在所述第一交汇处,第III沟槽栅与所述第II沟槽栅相互连接,在所述第二交汇处,所述第III沟槽栅与所述第II沟槽栅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交汇处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交汇处呈阵列分布,所述阵列单元的形状为矩形或菱形;
所述矩形的一边长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2倍,另一边长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2倍;
所述菱形的长轴长度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4倍,短轴长度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2倍,或者,所述菱形的长轴长度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4倍,短轴长度为相邻两个所述第II沟槽栅之间的间距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3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