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3399.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N21/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9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智能 电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渐普及,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电视系统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判断用户后,智能电视系统不仅可直接调取该用户喜爱的设置(例如,电视频道、亮度和音量等),还可以在用户通过智能电视来使用因特网时,根据用户的以往使用经验来主动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节目或产品。
但是现有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人脸识别系统都是基于单个人脸识别,而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有多个用户在同时收看电视节目,这样基于现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电视就无法准确的确定电视的实际使用用户,不能准确完成信息调取和数据推送。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及控制方法,使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电视系统变得更加精准和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编码图像数据,生成图像识别数据,根据所述图像识别数据来决定是否启动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其中,所述图像识别数据包括人脸面部特征、人数和人脸角度;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耦合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接收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的信号强度,检测遥控器的发射角度,定位遥控器;以及智能分析模块,耦合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用于根据遥控器的发射角度和所述图像识别数据中的人脸角度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从而完成对实际使用用户的信息调取和数据推送,其中,当所述图像识别数据中的人数为一时,所述智能分析模块根据所述人脸角度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当所述图像识别数据中的人数大于一时,所述智能分析模块根据遥控器的发射角度和所述图像识别数据中的人脸角度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
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编码所述图像数据,生成并输出编码图像;图像处理单元,耦合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二值化预处理所述编码图像,生成并输出二值图像;图像分析单元,耦合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二值图像,生成所述图像识别数据,其中,所述图像识别数据包括所述人脸面部特征、人数和人脸角度;以及中央控制单元,耦合于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识别数据来决定是否启动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同时将所述图像识别数据的人脸角度发送到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其中,当所述图像识别数据的人数为一时,则不启动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当所述图像识别数据的人数大于一时,则需要启动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包括多个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所述红外信号,其中,每个信号接收装置独立接收所述红外信号;以及定位单元,耦合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的信号强度,检测遥控器的发射角度,定位遥控器。
优选地,当人数大于一时,所述智能分析模块根据遥控器的发射角度、人脸角度、和角度阈值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
优选地,所述角度阈值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常量数值或通过学习得到的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智能电视系统控制方法,包括:由人脸识别模块采集编码图像数据,生成图像识别数据,根据所述图像识别数据来决定是否启动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其中,所述图像识别数据包括人脸面部特征、人数和人脸角度;当人数为一时,不启动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由智能分析模块根据人脸角度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完成对实际使用用户的信息调取和数据推送;以及当人数大于一时,启动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由所述遥控器信号捕捉模块接收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的信号强度,检测遥控器的发射角度,根据遥控器的发射角度和人脸角度来确定遥控器的实际使用用户,完成对实际使用用户的信息调取和数据推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3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