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006.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柳纪省;李宝玉;杨彬;李学瑞;兰喜;殷相平;李志勇;张韵;方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威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05 | 分类号: | A61K39/205;A61P31/14;C12N7/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城***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虹鳟鱼 传染性 造血 器官 死症 疫苗 方法 | ||
1. 一种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发病但未死亡的稚鱼胰腺和肝脏,经研磨、过滤和浸毒处理后,接种虹鳟鱼性腺细胞,在14℃条件下盲传,盲传至第十代时五天,收集细胞毒液;接种大鳞大马哈鱼胚胎细胞,从14℃开始传代,每传五代培养温度升高1℃,直至培养温度升高至20℃;用鲤鱼上皮瘤细胞在20℃条件下继续传代,传至第十二代,得到高滴度的病毒液,经灭活后制成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滴度的病毒液的病毒毒价为4.2×109TCID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灭活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稚鱼为感染爆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发病但未死亡的虹鳟鱼稚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威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威特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0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