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599.2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赵欣;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接触 粘性 牵引 特性 试验装置 | ||
1.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模块、运动控制模块A、运动控制模块B、载荷控制模块、传动比调节模块、内球面滚子A(8)、内球面滚子B(9);
所述支座模块由底板(15)、支座A(13)、支座B(17)、底座(14)组成;
所述载荷控制模块由液压缸体(25)、调整垫片(27)、液压盖(24)、推力球轴承(23)、O型圈A(28)、O型圈B(29)组成;
所述传动比调节模块由涡轮丝杆升降机(16)、滑道(32)、滑块(33)、支撑杆(34)组成;
所述内球面滚子A(8)由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截取球形结构而得到的中间部分,同时内球面滚子A(8)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所述内球面滚子B(9)为圆柱形结构,且上表面与内球面滚子A(8)相对的部分与内球面滚子A(8)为球面配合,同时内球面滚子B(9)的平面上均布螺纹通孔;
其连接关系如下:运动控制模块A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15)上,内球面滚子A(8)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A的末端上,运动控制模块B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上,内球面滚子B(9)固定在运动控制模块B的顶端上,其中,内球面滚子A(8)的接触区曲率中心与内球面滚子B(9)的接触区曲率中心重合;一对轴承将支座A(13)的竖直板与轴承座(5)配合连接起来,且该对轴承中心轴的连线经过该接触区曲率中心;
液压缸体(25)固定在支座A(13)的水平板上,且与运动控制模块B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O型圈分别套装在液压盖(24)的凹槽内,液压盖(24)和轴承均套装在液压缸体(25)的圆环型空腔内,且轴承位于液压盖的上端面;涡轮丝杆升降机(16)固定在支座B(17)上,且支撑杆(34)与涡轮丝杆升降机(16)活动配合连接;
滑道(32)固定在底板(15)的下表面,滑块(33)与支撑杆(34)活动连接即滑块(33)可绕支撑杆(34)转动,且滑块(33)嵌在滑道(3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A由电机A(1)、扭矩传感器(3)、轴A(4)、轴承座(5)、预紧螺母(18)、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组成;电机A(1)和扭矩传感器(3)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板(15)上,扭矩传感器(3)一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A(4)固定连接,且轴A(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5)配合,并通过轴A(4)上的预紧螺母(18)预紧轴承,轴承座(5)安装在底板(15)上,内球面滚子A(8)固定在轴A(4)的端面,其中电机A(1)、转矩传感器(3)、内球面滚子A(8)位于同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B由电机B(2)、连接套(12)、轴B(10)、支撑套(26)、圆锥滚子轴承B(22)、套筒B(30)组成;所述轴B(10)为T型结构,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与竖直部分相交处有环形凹槽,且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有环形凸起;电机B(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上,连接套(12)一端和电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轴B(10)活动连接,且轴B(10)竖直部分的底端与连接套(12)内孔的顶端留有间隙,轴B(10)通过轴承与液压缸体(25)配合,并通过固定在支座A(13)水平板上的支撑套(26)支撑轴承,液压缸体(25)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支座A(13)的水平板上,内球面滚子B(9)固定在轴B(10)竖直部分的上端面,其中电机B(2)、连接套(12)、液压缸体(25)、内球面滚子B(9)位于同一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A(1)与扭矩传感器(3)通过平键和平键槽的配合传动扭矩,且均由各自的支架轴向固定,扭矩传感器(3)与轴A(4)通过花键与内花键的配合传动扭矩,且轴A(4)通过锁紧螺母(18)和轴承轴向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球面接触副粘性牵引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A(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5)配合,配合中的轴承选用圆锥滚子轴承A(19),圆锥滚子轴承A(19)、套筒A(20)均套装在轴A(4)的外圆周面上及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上,其中,圆锥滚子轴承A(19)背靠背成对使用,位于套筒A(20)的两端,套筒A(20)与轴承座(5)的内圆周面贴合,与轴A(4)的外圆周面保持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5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殖专用本草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槽车滞留LNG收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