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面配油的无轴向力双列径向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763.X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郭桐;李靖祥;韩晓兰;刘辰;张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113 | 分类号: | F04B1/113;F04B53/16;F04B53/1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轴向 力双列 径向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径向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面配油的无轴向力双列径向柱塞泵。
背景技术
锻压、冶金、船舶等领域的液压系统中的主泵一般采用输出压力高、排量大、容积效率高的径向柱塞泵。
目前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主要有轴配流和单向阀配流两种,对于单向阀配流泵,通过泵内腔体的压力或者真空度,作用于单向阀,使阀口打开或者关闭,配流过程中油液需要克服弹簧做功,将会损失一部分能量,且单向阀上的弹簧元件难于设计,且容易产生噪音和发生疲劳破坏。对于轴配流的泵,需要在配流轴上加工多个轴向孔和径向凹槽,增加了轴的加工的复杂度,降低了轴的强度,且配流轴和传动轴是独立的两个零件,其支承方式也比较复杂,目前常见的配流轴结构是悬臂结构,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和弯曲,对泵的长时间工作有不良的影响,这不利于泵的长时间连续工作。另外,目前已有的通过固定方位配油的方式,如轴配流,没有对磨损进行补偿的办法,当长时间工作产生磨损后,会加剧泄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面配油的无轴向力双列径向柱塞泵,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简单,流量波动小,无轴向力,支承可靠,自动液压补偿,工作稳定,寿命长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端面配油的无轴向力双列径向柱塞泵,包括泵壳体33,第一凸轮14和第二凸轮13安装在泵壳体33内,它们的内孔和外圆柱壁面之间具有偏心量,第一凸轮14和第二凸轮13的偏心方向相差180°,第一凸轮14和第二凸轮13的两侧分别靠第一定位套筒23和第二定位套筒1压紧,第一泵端盖22和第二泵端盖3的结构相同,分别安装在泵壳体33两侧,安装方位相差180°,它们内部的止口分别压在第一定位套筒23和第二定位套筒1上;
传动轴19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滚动轴承17和第二滚动轴承9支承在第一泵端盖22和第二泵端盖3上,第一轴端压盖18和第二轴端压盖7分别压住第一滚动轴承17和第二滚动轴承9的外圈,而它们的内圈分别压在传动轴19相应位置的台肩上,转子12安装在传动轴19上,转子12两侧分别与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压紧,转子12的外圆柱壁面上,平行地开有两列径向柱塞孔8,每列径向柱塞孔8的数目都在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每个柱塞孔8内都安装有一个柱塞5,柱塞5上安装有连杆滑靴4,它们之间通过球铰连接,连杆滑靴4底部为弧面,其曲率半径与凸轮内部圆孔的曲率半径相同,连杆滑靴4底部压在凸轮的内部,连杆滑靴4底部分别靠第一回程环21和第二回程环2限位,第一回程环21和第二回程环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凸轮14和第二凸轮13上,在两列柱塞孔8面向第一泵端盖22或者第二泵端盖3的一侧,每个柱塞孔8的下部,都开有一个长圆孔24;
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分别安装在第一泵端盖22和第二泵端盖3上,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结构相同,且它们的安装方位相差180°,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上都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吸油弧槽31和压油弧槽32,它们的分布半径与转子12上的长圆孔24的分布半径相同,并与相应方位上的长圆孔24连通,且吸油弧槽31和压油弧槽32的位置与第一凸轮14、第二凸轮13的位置和转子12的转动方向按如下方式布置,即:1.吸油弧槽31与压油弧槽32之间的对称平面与凸轮的对称平面重合;2.根据转子12的转动方向,吸油弧槽31处在凸轮内壁与传动轴19距离逐渐增大的一侧,压油弧槽32处在凸轮内壁与传动轴19距离逐渐减小的一侧,在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上,面向第一泵端盖22或第二泵端盖3的一侧都分别开有液压补偿环槽29,并通过两个以上的阻尼槽27与各自的压油弧槽32相连通,第一泵端盖22上的第一进油孔16和第一出油孔20分别与第一配流盘15上的吸油弧槽31和压油弧槽32连通,第二泵端盖3上的第二进油孔6和第二出油孔10分别与第二配流盘11上的吸油弧槽31和压油弧槽32连通;
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在各自的吸油弧槽31所在方位上都设有圆弧凸台28,各自的圆弧凸台28分别插入到第一泵端盖22或第二泵端盖3上的圆弧槽25内,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上的圆环凸台30分别插入到第一泵端盖22或第二泵端盖3上的圆环槽26内,上述连接使得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分别与第一泵端盖22或第二泵端盖3的轴线重合,它们之间不相对转动,但是允许有微小的轴向相对滑动。
所述的第一配流盘15和第二配流盘11上的圆环凸台30外侧圆柱面上安装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转移装置的摆臂
- 下一篇:应用在热泵出风口处的三节扩张-阻性复合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