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推板陶瓷电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4847.3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4 | 分类号: | F27B9/14;F27B9/3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推板 陶瓷 电窑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窑炉,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组推板陶瓷电 窑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窑多采用单通道单向运行,产品在电窑炉体内经过预热 区、加热区、高温区、保温区和降温区,并在烧成孔道的两侧分布有 加热管对窑内的产品进行加热,广泛应用于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莹 光粉,稀土材料,锂电池材料(钴酸锂),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等产品 的烧结,但此电窑在加热过程中热利用率低、能耗高,且采用自然冷 却方式冷却,热量损失大,而且现有的电窑采用纯人力出料,由于产 品经过降温区后其表面温度较人体还是很高的,工人采用夹具搬运过 程中容易烫伤,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组推板陶 瓷电窑炉,每个通道分别通过引风装置将炉体内热量从出料口引至进 料口内处,对剩余热量再次利用,提高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且产量 高,同时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装置,利用滚筒传送带将产品移至指定 位置,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双组推板陶瓷电窑炉,包括炉体和纵向贯穿设置在炉体内两 条平行的通道,所述两条通道内部之间间隔相通,其进料口和出料口 相反设置,通道的进料口处均设有一机械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炉体内分隔成八个温区,每个温区的炉体内壁均设有一电加热元 件;所述通道的进料口上方均设有引风装置,引风装置包括引风机和 引风管主道,引风管主道竖直设置有与炉体相应温区连通的引风管; 所述通道内均设有轨道,通道的出料口处设有一出料装置,该出料装 置与所述轨道呈T形平滑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轨道侧面设有一T形开口,T形开口距相应轨道 的出料口为一个产品的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带轮子的支架、放置平台和滚筒传 送带,滚筒传送带安装于支架上,其一端悬设在所述轨道侧面的T形 开口处并与所述T形开口平滑过渡相通,放置平台设置在滚筒传送带 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每个通道内均通过引风管将每个温区内的剩余热量引至 进料口处,被进料口处预热产品再次利用,提高热效率、实现节能减 排且产量高,同时在出料口处还通过设置出料装置,利用滚筒传送带 将产品移至指定位置,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 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双组推板陶瓷电窑炉,包括炉体1和纵向贯穿 设置在炉体1内两条平行的通道2,所述两条通道2内部之间间隔相 通,其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反设置,通道2的进料口处均设有一机械推 进机构3,每个通道2内均设有用于放置承载产品的轨道21,生产过 程中,待加热陶瓷坯件均匀放置在匣钵内,每有一个匣钵放置在轨道 21内,机械推进机构3借助活塞推杆将产品推进相应通道2内,两 个通道2内的产品逆向运行,使得通道2出料口处的余热部分被其旁 边的通道2的进料口处预热产品吸收,同时降低其出料口处产品的温 度,实现热量的重新利用;本发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耗为50KW, 较传统的单通道2电窑炉相比能耗降低30%左右,产量至少提高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威力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剂再生塔塔顶冷凝系统及所用的板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立式旋转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