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发泡层和金属型材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5241.1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06;B29C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金属 型材共挤 成型 复合 板材 挤出 模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木塑、发泡层和金属型材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和第一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的型腔内,所述金属型材为开口状的金属型材;所述第一模芯设置有与开口状的金属型材相配合的外形结构,可与送入所述型腔的所述金属型材抱合形成一密闭实体,该密闭实体与模具本体之间存在用于注入熔融的木塑材料的间隙;所述挤出模具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依次穿过所述模具本体、型腔和第一模芯到达挤出模具的挤出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挤出模具能够生产木塑、金属型材和发泡层形成一个复合整体的复合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木塑、发泡层和金属型材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房屋建筑用墙体,多采用实心粘土砖不利于保护耕地;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等墙体材料,要在现场施工,需要水泥湿作业,现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并消耗大量人工,墙体尺寸精度也难以控制,建筑周期长,少则半年以上,往往长达一年甚至2年以上才能完工。
中国专利CN 202915032U提供了一种木塑型材及制作其的挤出模具,该木塑型材,其包括有木塑型材本体,木塑型材本体的两端对称设有凹卡口,木塑型材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槽孔,槽孔的一端为圆弧结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模芯,模芯置于模具本体内,模芯与模具本体通过连接筋相互连接;模芯的一端设置有分流锥;模具本体的一端与挤出机构相连;模芯的截面与木塑型材的中空位置的槽孔的截面相对应。
但是,这种挤出模具只能生产木塑型材,但不能生产金属型材、发泡层与木塑复合成整体的复合板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木塑、发泡层和金属型材形成一个复合整体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塑、发泡层和金属型材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
其包括模具本体和第一模芯,
所述第一模芯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的型腔内,所述金属型材为开口状的金属型材;所述第一模芯设置有与开口状的金属型材相配合的外形结构,可与送入所述型腔的所述金属型材抱合形成一密闭实体,该密闭实体与模具本体之间存在用于注入熔融的木塑材料的间隙;
所述挤出模具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依次穿过所述模具本体、型腔和第一模芯到达挤出模具的挤出端。
优选地,所述挤出模具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模芯,所述第二模芯之间及所述第二模芯与所述模具本体、密闭实体之间均存在用于注入熔融的木塑材料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模板、分流模板、成型模板和出口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模板或分流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流模板设置有木塑进料口,所述木塑进料口与型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板设置有流道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水冷却通道或水冷却腔室。
优选地,所述流道通过所述型腔的部分由一中空的分流梭构成。
与有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实施例的共挤成型的复合板材的挤出模具,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板材,选择开口型的金属型材,不采用闭口形状,既保证墙体板基本强度,节约了钢材用量,同时为挤出模具实现通入熔融状的发泡材料创造了条件。在拉挤挤出模具内设置的,发泡层的原料通过流道从金属型材开口部位可以进入金属型材,然后穿过第一模芯从而进入第一腔室,然后在第一腔室内发泡,形成发泡层,这样木塑、金属型材和发泡层形成一个复合整体,增强了复合板的保温隔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5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