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5336.3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设 局部 约束 强化 再生 混合 钢管 抗震 施工工艺 | ||
1.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其特征在于:在钢管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横向箍筋,所述钢管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圆形截面对应的横向箍筋分别均匀设置在钢管下端七分之一高度范围内和钢管上端七分之一高度范围内,多边形截面对应的横向箍筋分别均匀设置在钢管下端五分之一高度范围内和钢管上端五分之一高度范围内;钢管内部交替浇筑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和投放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抗压强度30~9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并去除保护层和全部或部分钢筋之后的废旧混凝土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且抗压强度不小于6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的特征尺寸不低于100mm,且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与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局部约束的高强化再生混合钢管砼抗震柱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若干横向箍筋与两根纵向架立筋点焊成一体,再吊起两根纵向架立筋,钢管截面为圆形时将若干横向箍筋分别均匀置于钢管内部下端七分之一高度范围内和上端七分之一高度范围内,钢管截面为多边形时将若干横向箍筋分别均匀置于钢管内部下端五分之一高度范围内和上端五分之一高度范围内,然后将两根纵向架立筋与钢管内壁点焊;
(2)提前将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充分湿润,投放时首先在钢管底部灌入约20mm厚的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然后将湿润的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与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交替放入钢管内部并充分振捣,直至浇筑完成,使得低强度等级废旧混凝土块体与高强度等级新混凝土均匀混合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53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板基材
- 下一篇:一种高度和跨度双可调式平面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