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藤制品面层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193.8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江东元典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藤制品 面层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家具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藤制品面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藤制品已经发展为专门的一类家具产品,由于天然藤条材料缺乏,仿藤制品应运而生。仿藤制品实际上是用PE或PVC等塑料材料,加工成藤条的形状,然后以与天然藤条相同的制作方法制成产品,主要体现在面层上,即将仿藤条呈“+”形纵横交错,或“*”形三股交错,交叉压叠,编织成面层。
现有技术中的仿藤制品,其所采用的藤条为扁的薄片状,仿藤条厚度不超过1mm,由此编成的面层,其承重强度较小,不够牢固。也有人采用较厚的仿藤条,但其加工过程较复杂,现有的加工设备难以施加足够的拉力令仿藤条拉伸到位,从而会造成编织的面层不妥帖。另外,面层图案单一,不够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承重强度的仿藤制品面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仿藤制品面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仿藤制品面层,由仿藤条以“+”形纵横交错或“*”形三股交错交叉压叠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藤条包括两种,一种为实心仿藤条,一种为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两种仿藤条交叉压叠编织。
所述的实心仿藤条为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
进一步地,两种仿藤条为过盈配合,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产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的外径小于空心圆管状仿藤条的外径。
为实现第二个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仿藤制品面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和空心圆管状仿藤条,按设计要求排列;
2)分别将两种仿藤条的一端固定在边框上;
3)将两种仿藤条交叉压叠;
4) 初步固定空心圆管状仿藤条的另一端;
5) 张紧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直至令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产生弹性形变;
6) 固定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和空心圆管状仿藤条的另一端,完成编织。
本发明制得的仿藤制品面层,其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一方面会在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的张力作用下变形,另一方面相邻平行的两根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之间会产生挤压,最终效果是空心圆管状仿藤条呈现出类似菱形的图案。当承受外力时,该菱形较宽的一段是主要的受力点,可将力分配到空心圆管的整个截面上。同时,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特意张紧空心圆管状仿藤条,仅需张紧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即可起到张紧空心圆管状仿藤条的效果,而张紧扁薄片状或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的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做到,可见本发明的制作更加方便。另外,本发明能产生菱形图案,从而使仿藤制品的外观变化更丰富,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以PE塑料为原材料,加工成藤条的形状,所采用的仿藤条包括两种,一种为扁薄片状仿藤条1,另一种为空心圆管状仿藤条2,两种仿藤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交叉压叠编织,呈“+”形纵横交错,交叉压叠编织成面层。具体编织步骤如下:
1)准备扁薄片状仿藤条1和空心圆管状仿藤条2,按设计要求排列;
2)分别将两种仿藤条的一端固定在边框上;
3)将两种仿藤条交叉压叠;
4)初步固定空心圆管状仿藤条2的另一端;
5)张紧扁薄片状仿藤条1,直至令空心圆管状仿藤条2产生弹性形变;
6)固定扁薄片状仿藤条1和空心圆管状仿藤条2的另一端,完成编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仿藤条是以“*”形三股交错交叉压叠编织成面层,编织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扁薄片状仿藤条由圆管状或绳子状仿藤条进行代替,其他编织步骤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江东元典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江东元典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熔水泥3D打印头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杨木单板层积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