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系统的解锁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6240.9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钟鸣;申军烽;周徐斌;蒋国伟;刘兴天;周静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解锁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载荷的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系统的解锁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敏感载荷的隔振一般由柔性结构来实现,在卫星发射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大的过载加速度,又要求刚性较大的结构保证载荷的稳定连接,这就需要设计压紧释放装置,在发射过程中压紧保证足够的连接刚度,在轨工作时,解锁装置爆炸解锁释放,保证柔性结构进行隔振工作。
一些敏感载荷内部存在薄弱零部件,可能过大的冲击会对其造成破坏或影响其精度。原有的测试方法仅验证了解锁装置的可靠性,以及爆炸后载荷是否正常工作,并没有研究冲击量级对载荷的影响。因此,既要对隔振系统的解锁装置性能进行验证,又要对解锁爆炸时的冲击量级及传递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设计一种考虑航天适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解锁试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振系统的解锁试验方法,它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对解锁装置解锁时的冲击量级及传递特性进行全面测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隔振系统的解锁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载荷柔性悬吊,将被隔振载荷柔性悬吊,并移动至实验台安装处上方;
步骤2:载荷压紧固定,将被隔振载荷缓慢下放至隔振装置处,并将载荷与隔振装置固定连接,对被隔振载荷施加一定的力将隔振装置压缩一定位移,用解锁装置将被隔振载荷固定;
步骤3:传感器粘贴,将加速度传感器粘贴于被隔振载荷的解锁装置安装处附近,隔振器安装处附近以及中间各传递路径上;
步骤4:测试系统联调,进行加速度信号的预采集,确保各通道正常工作;
步骤5:解锁装置接线,连接解锁装置的控制线,在未通电的情况下确保连线稳固;
步骤6:导通测试,测试解锁装置控制线是否导通;
步骤7:通电解锁,给予解锁装置给予解锁信号,爆炸解锁;
步骤8:数据采集,采集解锁装置爆炸解锁前后的加速度信号;
步骤9:数据处理,分析并处理各测量点采集到的冲击信号,获取爆炸时刻的冲击量级以及衰减情况,分析冲击的传递情况,得到载荷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地,步骤2包括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四个隔振装置安装在实验台上,利用悬吊装置将被隔振载荷缓慢下放至隔振装置安装接口处,并将载荷与隔振装置固定连接,对被隔振载荷施加一定的向下的压力将隔振装置压缩2mm,用解锁装置将被隔振载荷固定在实验台上。
优选地,步骤2中被隔振载荷缓慢下放后,柔性悬吊装置固定不动。
优选地,步骤9包括以下步骤:记录各测量点冲击信号的最大幅值,比较从解锁装置到被隔振载荷中心传递路径上各点最大冲击,绘制冲击幅值随距离变化曲线,得到载荷结构底板的冲击传递衰减特性,进而得到载荷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地,步骤8中解锁前10秒开始采集数据,测量解锁时刻以及解锁后20秒的各加速度传感器的冲击。
优选地,加速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大量程的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步骤6导通测试时解锁装置不通电。优选地,导通测试时不可给解锁装置通电。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该方法采用高精度大量程的加速度传感器,测试精度高;
2、该方法测量解锁装置处,隔振装置处以及中间各传递路径上的冲击值,测试数据全面,准确性高;
3、该方法既测试爆炸瞬间冲击,也测试冲击衰减情况,可以得到结构的抗冲击性能,为卫星敏感载荷的隔振系统的解锁装置设计提供全面依据,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隔振系统的解锁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载荷柔性悬吊及压紧固定示意图;
图3为传感器粘贴位置示意图;
图4为获得的试验冲击数据示意图。
图中:1为柔性悬吊,2为被隔振载荷,3为隔振装置,4为解锁装置,5为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地光学遥感卫星的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