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7117.9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莫彩萍;程渊;王连军;韩卫清;孙秀云;吴建峰;徐红;陈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破乳沉淀
所述破乳沉淀的装置包括废乳化液贮槽(1)、提升泵(2)、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碱液(4)、破乳剂(5)、絮凝剂(6)和污泥贮槽(26),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通过提升泵(2)与废乳化液贮槽(1)相连,碱液(4)、破乳剂(5)和絮凝剂(6)分别通过加药管注入到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上,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下部的污泥出口与污泥贮槽(26)的进口相连;
将废乳化液泵入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废乳化液分别与碱液(4)、破乳剂(5)和絮凝剂(6)混合反应,在搅拌下使废乳化液破乳,破乳后的废乳化液进行沉降分离,使废乳化液中的油性物质分离至下层污泥中并排放至污泥贮槽(26)作进一步处理,上层清液进入后续工序;
步骤二,MBR膜生物反应
所述MBR膜生物反应的装置包括MBR膜生物反应系统(7),MBR膜生物反应系统(7)包括缺氧池(8)、膜生物反应池(9),膜生物反应池(9)包括好氧区(10)和膜组件(11),破乳沉淀一体化反应罐(3)上层清液的出水管路与缺氧池(8)的进水管路相连,缺氧池(8)的出来分废液通过溢流孔流入好氧区(10),膜组件(11)浸没于好氧区(10),好氧区(10)的污泥回流管路(12)与缺氧池(8)相连,好氧区(10)的污泥排放口于污泥贮槽(26)相连;
上层清液进入MBR膜生物反应系统(7),破乳沉淀后的上层清液进入MBR膜生物反应系统(7)的缺氧池(8)与兼氧菌进行反硝化反应,缺氧池(8)出来分废液流入好氧区(10),经活性污泥作用后,通过浸没式的膜组件(11)进行固液分离,好氧区(10)产生的剩余污泥排放至污泥贮槽(26),膜组件(11)出来的废液进入后续工序;
步骤三,活性炭吸附和UV消毒
所述活性炭吸附和UV消毒装置包括抽吸泵(13)、活性炭吸附系统(14)、清水箱(15)和UV消毒系统(16),所述膜组件(11)的集水管通过抽吸泵(13)与清水箱(15)相连,抽吸泵(13)和清水箱(15)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系统(14),抽吸泵(13)的出口设置有一个超越管(18),超越管(18)接入清水箱(15),清水箱(15)与UV消毒系统(16)相连;
膜组件(11)出来的废液超标或废乳化液水质发生变化时,启动活性炭吸附系统(14),废液经活性炭吸附后再送入清水箱(15),若水达标,则经超越(18)直接泵入清水箱(15),清水箱(15)中的清水通过UV消毒系统(16)进行紫外消毒后,出水(17)即可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10)底部设置有曝气系统(19),所述曝气系统(19)采用间歇式曝气,曝气效率2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11)还包括反洗、化学清洗系统,所述反洗、化学清洗系统包括反洗泵(20)、反洗管路(21)、化学清洗槽(22)和化学清洗药剂(23),所述反洗管路(21)和化学清洗槽(22)进水口相连,化学清洗药剂(23)通过加药管注入化学清洗槽(22),反洗管路(21)和化学清洗槽(22)的出水口与反洗泵(20)的进口相连,反洗泵(20)的出口接入膜组件(11);
所述步骤三中的出水(17)经反洗管路(21)进行反洗,反洗与过滤间歇进行,过滤周期为240~600s,然后进行反洗,反洗时间为20~25s,当过滤暂停进行反洗时,抽吸泵(13)停止抽吸,曝气系统(19)仍然持续,通常膜组件(11)运行1~3个月或其透膜压差比初期上升0.5bar时需进行化学清洗,可用的清洗药剂包括碱、次氯酸钠和柠檬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4)为NaOH,所述破乳剂(5)为质量浓度10%的高效破乳剂A,添加量为8%~12%,所述絮凝剂(6)为质量浓度10%的高效絮凝剂B,添加量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1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