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辊道窑生产通体幻彩微晶玉石板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7156.9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国雄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辊道窑 生产 通体 幻彩微晶 玉石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微晶玻璃板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辊道窑生产通体幻彩微晶玉石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材装饰用微晶玻璃于70年代起源于日本,其板材的生产使用梭式窑或隧道窑进行烧成,烧成周期很长,一般超过20小时以上。这种方法的生产成本很高,产品售价昂贵。另外,现有微晶玻璃的结晶纹理比较单调,只有细小颗粒状,同时色系也不够丰富,颜色只有普通的白、黄、绿和黑褐色等,其产品在高档建筑装修的应用效果受到严重限制,所以现有微晶玻璃的生产和销售在目前已经是举步维艰,并逐渐淡出了建筑装修行业。
现有市面上的微晶玻璃复合陶瓷砖虽有微晶石的基本外观表面性能,但因表面微晶层很薄,只有3mm左右,微晶纹理没有通体贯穿陶瓷基板,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磨圆边、倒大斜边以及开深槽,则必然暴露出不一致的陶瓷坯体的颜色,造成其应用场所和效果受到严重限制,仅适用于普通场所的平面的铺贴装修,但在高档建筑中需要特殊表现立体的厚重感的台面边角部、墙柱边角部、墙面浮雕腰线、门套包边、叠层以及特殊造型等装饰场所则无法取代天然石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辊道窑生产通体幻影微晶玉石板材的方法,采用本方法生产出来的通体幻影微晶玉石板材能够实现天然石材自然的幻彩图案和通体的纹理效果,同时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利用辊道窑生产通体幻彩微晶玉石板材的方法,其方法步骤为:
(1)制备按常规工艺生产的、由下列化学成分组成的一种或几种颜色的微晶玻璃熔块,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Si02 48~62,Al2O3 4~22, KNaO 2~8,Ca0 3~13,MgO 1~6,ZrO 0~8,ZnO 0~12,BaO 0~8,TiO 0~0.5,Fe2O3 0~2,硼砂1~10,稀土元素0~5,其生产步骤为:
①按上述配方将各种矿物进行配料并均匀混合;
②在熔窑中经过1~5小时熔制并完成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微晶玻璃熔液;
③该微晶玻璃熔液经过水淬成为小颗粒状,经过滤干水后装袋备用,得到各种颜色的微晶玻璃熔块;
所述稀土元素选取钕、镨、铈、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制备发色助剂,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02 60~68,Al2O3 8~20,KNaO 2~8,Ca0 1~4,MgO 0~3,Zn0 1~4,Ba0 0~1.5,ZrO 0~6,色剂0~3,其生产步骤为:
①按上述配方将各种矿物进行配料;
②经湿法球磨至细度为250目筛余O.2~1.2%;
③在搅拌罐中搅拌至少12小时,用涂氏粘度计测得其粘度为30~100秒;
(3)制作一种窑具,选用耐高温钢管搭建支架,根据产品大小将数块耐火垫板拼铺在该支架平台上,将耐火隔纸铺贴在耐火垫板上;
(4)将上述各种颜色的微晶玻璃熔块通过自动布料装置1~5次按预定方式布料在耐火垫板上,并间或通过喷印装置施上发色助剂,使微晶玻璃熔块总厚度达到12~40mm;通过自动输送装置连续放进辊道窑进行烧成,烧成周期为2~8小时,烧成曲线为:第30~120分钟,从常温升温到800~1050℃,第60~240分钟,升温到1000~1250℃,第90~360分钟,冷却到850~580℃,第120~480分钟,冷却到常温出窑;
(5)出窑产品根据需要直接包装或转由自动抛光线完成修边、粗磨、抛光、分级并包装成为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所选择的微晶玻璃熔块配方中存在的钕、镨、铒、铈等稀土氧化物都是极佳的玻璃着色剂,由于高温熔融后的微晶玻璃吸收波长为400~700纳米的可见光,故呈现出美丽的彩色,分别形成了紫、粉、红、黄、兰、铬绿、咖啡、镨钕黑等不同颜色的微晶结晶熔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国雄,未经范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快速分离与循环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自动净化水烧开水储供饮用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