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7382.7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宝;魏善恒;肖本国;孙磊;何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26;H01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 电缆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中国南海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30亿吨,被称为中国的波斯湾,但该地区海域较深,深水平台制造核心技术又被国外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南海的石油开发利用。2009年,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发的第6代深水平台的下水,标志着国内建造大型深水平台的技术已成熟,对与之配套的石油平台用的电缆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由于石油平台电缆各项技术性要求很高,国内研制起步较晚,而现有的通常是在导体上挤包高纯净的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层和低烟无卤阻燃的聚烯烃材料外护套,这种电缆阻燃性虽然能满足GB18380.2规定B类成束阻燃实验要求,但是若要达到GA306.1—2001规定的A类级阻燃实验要求还是十分困难,并且传统的生产电力电缆也很难满足现代日益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制造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
1)、先将金属进行拉丝,拉丝后进行退火,退火后绞制成金属导体;
2)、金属导体的外表面挤包导体屏蔽层,所述金属导体为铜杆或铜丝;
3)、导体屏蔽层外挤包高纯净的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采用氧化物交联或电子束辐照技术,将具有阻燃功能的分子和成炭单元接枝到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层上,从而达到表面具有成炭性能的非金属半导体电绝缘屏蔽层;
4)、非金属半导体电绝缘屏蔽层外包裹铜带金属屏蔽层;
5)、铜带金属屏蔽层上采用高阻燃涂胶型玻璃布带多层绕包构成高阻燃隔热层,所述高阻燃隔热层上运用氩弧轧纹焊接技术,将铜带沿绝缘线芯的轴向对焊成密封铜管,并用轧纹机轧成非螺纹形的单个环形皱纹的波纹金属管防护层;
6)、在波纹金属管防护层上采用高阻燃涂覆金属氧化物的玻璃纤维耐火层;
7)、玻璃纤维耐火层上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的环保型聚烯烃材料的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高阻燃隔热层和波纹金属管防护层结合能够满足A类阻燃性要求,适合电力电缆方面的要求,很好的起到保护电力电缆导体作用;整个电力电缆工艺合理,生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污染股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承荷探测电缆制造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1)、先将金属进行拉丝,拉丝后进行退火,退火后绞制成金属导体;2)、金属导体的外表面挤包导体屏蔽层,所述金属导体为铜杆或铜丝;3)、导体屏蔽层外挤包高纯净的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采用氧化物交联或电子束辐照技术,将具有阻燃功能的分子和成炭单元接枝到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层上,从而达到表面具有成炭性能的非金属半导体电绝缘屏蔽层;4)、非金属半导体电绝缘屏蔽层外包裹铜带金属屏蔽层;5)、铜带金属屏蔽层上采用高阻燃涂胶型玻璃布带多层绕包构成高阻燃隔热层,所述高阻燃隔热层上运用氩弧轧纹焊接技术,将铜带沿绝缘线芯的轴向对焊成密封铜管,并用轧纹机轧成非螺纹形的单个环形皱纹的波纹金属管防护层;6)、在波纹金属管防护层上采用高阻燃涂覆金属氧化物的玻璃纤维耐火层;7)、玻璃纤维耐火层上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的环保型聚烯烃材料的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高阻燃隔热层和波纹金属管防护层结合能够满足A类阻燃性要求,适合电力电缆方面的要求,很好的起到保护电力电缆导体作用;整个电力电缆工艺合理,生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污染股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检测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球类物体专用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