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头模块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77548.5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5291427B 公开(公告)日: 2017-11-03
发明(设计)人: 丁士哲;张瑞丰;克莱德·范德里纳·寇德罗 申请(专利权)人: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4/112 分类号: B29C64/112;B29C64/35;B33Y30/00;B33Y40/00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打印头 模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打印头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擦拭器(wiper)的打印头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已在制造行业中开发三维(3-D)打印技术,进而根据原始设计概念迅速地制造产品。实际上,三维打印是一系列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技术的总称,且其基本原理和概念是层压式制造,其中快速成型机用于通过扫描而在X-Y平面中形成工件的横截面形状,在Z坐标上以单层厚度为单位间隙性地上叠,且最终形成三维物体。三维打印技术可无限制地适用于任何几何形状,且RP技术对于复杂的部件而言,尤其能产生优异的输出产品,而明显地节省了工作和处理时间。因此,数字三维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最短的时间要求呈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软件设计的数字三维模型的物体,以让用户触摸并实际感觉模型的几何结构,乃至对模型进行一些可能的功能测试。

当打印头模块装设有多个打印头时,在三维打印处理期间,打印头交替地操作。然而,在打印头从一个转换到另一个时,通常在刚完成打印任务的打印头的喷嘴尖端上仍遗留残余的塑形材料。因此,这些打印头的喷嘴尖端上遗留的残余的塑形材料可能滴落在打印表面上,这在打印物体上导致污染问题。因此,降低以多个打印头进行的三维打印处理的打印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头模块,打印头模块包含擦拭器单元,其用于擦除打印头的喷嘴尖端上遗留的残余的塑形材料,且在打印头未进行操作时覆盖打印头的喷嘴。

本发明的一种打印头模块,经组态以在基座的承载表面上以塑形材料逐层地形成三维(3-D)物体。打印头模块包含支架、多个打印头、枢轴和擦拭器单元。支架包含多个通孔。打印头相互平行地对齐,且分别设置在通孔中,每一个打印头包括用于挤出塑形材料的喷嘴。连接到支架的枢轴用于将打印头旋转到用于喷涂塑形材料的目标位置,通孔围绕枢轴而设置,以使得设置在通孔中的打印头围绕枢轴。擦拭器单元包含固持器、多个擦拭器和擦拭器开启部。固持器连接到枢轴,以随着支架和打印头而旋转。固持器包含分别位于喷嘴下方,且对应于喷嘴的多个开口。擦拭器可旋转地连接到固持器且对应开口设置。每一个擦拭器用于在暴露对应开口的开启位置与用于覆盖对应开口的阻挡位置之间旋转。擦拭器开启部设置在目标位置处,以干涉旋转到目标位置的擦拭器,以驱动对应的擦拭器旋转到开启位置,使得对应的打印头通过开口而挤出塑形材料。当对应的擦拭器通过目标位置时,擦拭器开启部释放干涉,以使得对应的擦拭器旋转回阻挡位置,并且从喷嘴的尖端擦除残余的塑形材料。

基于上述,打印头模块的擦拭器单元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打印头下方,以便擦除且收集未处于使用中的打印头的喷嘴的尖端上遗留的残余的塑形材料,以便在打印处理期间避免残余的塑形材料从未处于使用中的打印头的喷嘴滴落。因此,通过擦拭器单元的配置,可擦除且收集喷嘴尖端上遗留的残余的塑形材料,且可覆盖未处于使用中的打印头的喷嘴尖端,以防止基座的表面和打印物体的污染,且提高三维打印物体的打印品质。此外,由于擦拭器单元的配置,还可简化喷嘴尖端的清洁和维护的过程。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头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擦拭器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擦拭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头模块的打印头的部分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塑形材料;100:打印头模块;

110:支架; 112:通孔;

114:对准固持器; 116:支撑件;

120:打印头; 122:容置筒;

124:喷嘴; 126:抵靠部;

130:枢轴; 140:擦拭器单元;

142:固持器; 144:擦拭器;

144a:延伸部;144b:平坦部;

145:扭转元件; 146:擦拭器开启部;

147:开口; 148:承载部;

150:线性马达; 160:控制单元;

180:第一检测单元; 182:第二检测单元;

190:第一活塞; 192:第二活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