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蒸镀的金属掩膜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8052.X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红;熊浩;李策;王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态 染料 太阳能电池 电极 金属 掩膜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太阳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蒸镀的 金属掩膜板。
背景技术
以钙钛矿型有机铅碘化合物为吸光材料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继染料敏化、量子点敏 化之后的新型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有机铅碘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基于空穴传输材 料的固态薄膜电池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
薄膜类电池由于其特殊的结构需要相应的电极支撑,因此需要进行蒸镀,而蒸镀过程 中需要用掩膜板对非蒸镀区进行遮挡。但是由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间隔较短,容易引起掩 膜板的变形,同时可能会引起蒸镀过程中电极的厚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蒸镀的金属 掩膜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电极蒸镀的金属掩膜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并列位于掩膜板主体上, 所述的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区内设置有第一蒸镀矩形区域,第一蒸镀矩 形区域两侧为第一区的边缘,第二区靠近第一区的位置并排设置有等距的四个第二蒸镀矩 形区域,第二蒸镀矩形区域下部向下延伸形成过渡区域,四条过渡区域之间形成三条狭缝, 狭缝内有并列的固定小孔,狭缝内的固定小孔之间设置有肋支撑部件,最左侧和最右侧的 过渡区域外侧为第二区的边缘,第一区的边缘有固定小孔,第二区的边缘有固定小孔,第 一区的边缘的固定小孔与对应的第二区的边缘的固定小孔之间设置有肋支撑部件。
所述的第一蒸镀矩形区域宽度为3.5mm-5mm。
所述的第一区的边缘宽度都为2-3mm。
所述的第二蒸镀矩形区域长度为4-7mm,宽度为3-4mm。
所述的固定小孔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小于等于100μm,或者长方形,其宽度小于 等于100μm,或者圆形,其半径小于等于50μm。
所述的狭缝宽度为1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优点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简单的用于蒸镀的掩膜板结构,运用在两区域同时设置小孔 的方式,从无狭缝或者小孔的区域过渡到第二区的小孔区域,再从第二区的小孔区过渡到 第一区的狭缝,张力的过渡和平衡效果好,可降低显示区域蒸镀时发生边缘混色的风险。
2、缩短了阴极跨越过渡区域的距离,从而降低电压的损耗值。
3、结构简单易操作,降低掩膜板的制造难度,降低掩膜板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蒸镀的掩膜板,包括第一区和 第二区,所述的第一区和第二区都包括了蒸镀区和非蒸镀区,100为第一蒸镀矩形区域, 101为固定小孔,小孔之间为有肋支撑部件,缩短了阴极跨越过渡区域的距离,102为第 一区和第二区的间隙,103为第二区的蒸镀矩形区域,104为过渡区域。
狭缝之间的固定小孔为2-3个,第一区和第二区边缘的固定小孔为1-4个,固定小孔 与第二区矩形区域的距离为2mm-3mm,掩膜板主体的厚度约为300-500μm,狭缝的每 列小孔之间的距离为3mm-8mm,狭缝的有肋支撑部件的长度为3mm-8mm,第二区边缘 的每列小孔之间的距离为4mm-25mm,第二区边缘的有肋支撑部件的长度为 4mm-25mm。从无狭缝或者小孔的区域过渡到第二区的小孔区域,再从第二区的小孔区过 渡到第一区的狭缝,减少显示区域蒸镀时发生边缘混色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