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石冲击现场模拟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8241.7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裴向军;袁进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现场 模拟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石冲击现场模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中,滑坡、崩塌、泥石流会对公共路基造成严重的损毁,而工程护坡常常采取的措施是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坡面防护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支挡结构防护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继滑坡、崩塌、泥石流之后的又一大地质灾害便是边坡上的滚石。滚石在我国山区,特别是西部山区公路沿线随处可见,分布范围极广,它发生突然、频率高,防不胜防,对公路路面、桥梁、隧道进出口、明洞、棚洞等各种公路构筑物以及行驶车辆、过往人群造成严重的威胁。
现如今对滚石的防治结构主要有: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滚石棚、滚石挡墙等防治措施。对于重要路段对滚石的防治多采用滚石棚防护结构,该结构能防治滚石对路面、桥面、隧道进出口等重要工程的破坏,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滚石冲击力的不可预测性,诸如滚石的冲击速度、滚石重量、滚石撞击角度不尽相同,滚石硼也难以完全有效的阻挡高速下落的滚石冲击。
公开号为CN 2600801,公开日为2004年01月2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石英压电测力传感器装置,包括基板,面板、压电传感器、屏蔽网、连接件、受力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基板和面板之间均布有两个以上的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中间有一通孔;所述的连接件的一端埋入基板内、穿过压电传感器的通孔连接基板和面板;所述的屏蔽网夹在基板、面板与压电传感器的接触面间,包覆住压电传感器;所述的受力板面积小于压电传感器的分布面积,固定在面板上。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石英压电测力传感器装置,由于屏蔽网夹在基板、面板与压电传感器的接触面间,屏蔽网将压电传感器包覆住,屏蔽网对压电传感器会产生影响,导致压电传感器测出的数据不准确。
“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杨其新等,铁道学报,第18卷第1期,第101-106页,1996年3月的一篇期刊文献公开了一种研究落石冲击力的试验装置,并具体公开了,“用绳控制静置吊在台架土槽正上方指定高度和位置的落锤,试验台架包括支座,模拟棚洞的方法为简支板型,在厚为1.5厘米的有机玻璃板和0.2厘米厚的钢板上,设置一个30*20*5厘米”的有机玻璃槽,在槽内放入砂土,根据缓冲层厚度变化和土压分布状况,探索落石冲击力的传播和土层的缓冲机理,支座与简支板连接。该文献公开的机玻璃槽内放入砂土,探索落石冲击力的传播和土层的缓冲机理,由于砂土为松散状态,落锤对砂土的冲击会使砂土进一步分散,其缓冲力的测算难度较大且准确度较低。
公开号为CN 102435371A,公开日为2012年05月02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滚石冲击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上部挡板、下部挡板;上部挡板和下部挡板重叠设置,并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连接部件处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上部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弹性材料构成的缓冲层,所述底部支架包括角度调节装置,底部支架与下部挡板连接。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滚石冲击力测试装置,其中力传感器具体分布位置不明确,而力传感器具体分布会影响测试准度,滚石接触上部挡板中心和四周,测出的滚石冲击力是不同的,导致整个测试装置测出的理论数据不准确,此外,滚石的冲击速度难以模拟,对测试得到的滚石冲击力大小也会产生影响,致使整个测试装置不能精确测试出滚石冲击力,无法为现场施工工程提供准确的理论参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滚石冲击现场模拟测试装置,本发明通过轨道部件模拟现场滚石的冲击速度,配合拦挡部件模拟现场滚石的冲击力,能够多角度的模拟出滚石的下落冲击,从而为现场滚石防护工程提供准确的理论参考,节约防护工程建设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端测力装置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联轴器动平衡实验通用胀紧套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