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8886.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正鹏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设备 充电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转接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
背景技术
手机、掌上电脑或者MP3等手持设备没电的时候都需要充电,传统的手机、掌上电脑或者MP3的充电器在使用时都需要将充电器的接口插入设备中,而这种接口都比较小,接插时比较麻烦、不方便,从而会浪费使用者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由母座转接头和公座转接头构成,母座转接头和公座转接头通过磁吸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母座转接头与公座转接头的以磁性方式连接,使手持设备在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不需要插拔,方便快捷,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母座转接头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座体和充电端子,第一座体设于第一壳体内,充电端子设于第一座体中;公座转接头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座体、导电端子和磁性连接块,第二座体设于第二壳体内,导电端子设于第二座体内,磁性连接块设于第二壳体与第二座体之间,第一座体与磁性连接块可以磁吸连接。由此,通过母座转接头与公座转接头的以磁性方式连接,使手持设备在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不需要插拔,方便快捷,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以永磁体制成,磁性连接块以永磁体制成。由此可以使母座转接头和公座转接头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以永磁体制成,磁性连接块以磁性金属制成。由此可以使母座转接头和公座转接头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以磁性金属制成,磁性连接块以永磁体制成。由此可以使母座转接头和公座转接头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母座转接头还包括连接口,连接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由此可以通过连接口与手持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口为USB接口或者手机专用连接口。由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接口的手持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的母座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的公座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手持设备的充电转接头,由母座转接头1和公座转接头2构成,母座转接头1包括连接口11、第一壳体12、第一座体13和充电端子14,连接口11一体成型设于第一壳体12一侧,第一座体13卡固于第一壳体12内,第一座体13设有第一通孔131,充电端子14穿设于第一通孔131并与连接口11电连接;公座转接头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座体22、导电端子23和磁性连接块24,导电端子23在本实施例中为探针,第二壳体21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第二座体22嵌设于第二壳体21内,第二座体22设有第二通孔,导电端子23穿设于第二通孔,磁性连接块24嵌设于第二壳体21与第二座体22之间,第一座体13与磁性连接块24可以磁性连接。
其中,第一座体13以永磁体制成,磁性连接块以永磁体制成,由此可以使母座转接头1和公座转接头2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使连接方便快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座体13与磁性连接块24之间的磁性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第一座体13以永磁体制成,磁性连接块以磁性金属制成;或者第一座体13以磁性金属制成,磁性连接块以永磁体制成。
此外,连接口11为USB接口或者手机专用连接口11,由此可以适用于不同接口的手持设备。第二壳体21与开口相对的一端连接有USB线,USB线再连接充电座或者USB接口。
在使用时,将母座转接头1预插入手持设备中,需要充电或者传输数据时,将公座转接头2靠近母座转接头1,并通过磁性相吸与母座转接头1连接在一起,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母座转接头与公座转接头的以磁性方式连接,使手持设备在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不需要插拔,方便快捷,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正鹏,未经魏正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