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9851.9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戴国亮;龚维明;何泓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6 | 分类号: | E02D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冲刷 防护 措施 方法 | ||
1.一种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前排桩和护圈环绕群桩两种方法组合使用,其中,所述桩前排桩是在群桩前方设置用于偏离群桩桩前高速水流方向、降低群桩所处尾流区域水流速度并且削减群桩周围漩涡体系紊动强度的排桩;所述护圈环绕群桩是在群桩中迎水流方向的至少一排桩基上套设用于减弱下降水流和马蹄形漩涡强度的护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为废旧轮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环绕群桩是在群桩中迎水流方向的第1-3排桩基上套设至少一个护圈,桩基直径为D1,护圈直径为D2,D2=1.1-1.3D1,护圈高度为20-30cm,水深H1,护圈距河床面高度为H2,H2=0.01-0.02H1或0.25-0.35D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桩为人字形、弧形、大圆或半圆形,其对应的夹角或圆心正对群桩迎流轴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的排桩夹角为50-70度,桩径为d,每侧桩间距为2.5-3.5d,桩高度不超出水面高度,两侧桩之间的最长距离为H3,H3>7D1,该排桩距离群桩的最短距离为H4,H4=6D1-8D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桩的弧形为内凹型和外凸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型的弧形排桩夹角为55-65度,所述内凸型的弧形排桩夹角为90-100度,桩径均为d,每侧桩间距为2.5-3.5d,桩高度不超出水面高度,两侧桩之间的最长距离为H3,H3>7D1,该排桩距离群桩的最短距离为H4,H4=6D1-8D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冲刷防护措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或半圆形的排桩的桩径为d,每侧桩间距为2.5-3.5d,桩高度不超出水面高度,两侧桩之间的最长距离,即大圆或半圆的直径为H3,H3>7D1,该排桩距离群桩的最短距离为H4,H4=6D1-8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98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沟盘
- 下一篇: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