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81906.X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5475327A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发明(设计)人: 罗昌炎;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7/38 分类号: A01N47/38;A01P1/00;A01P3/00;A01P21/00;A01N47/24
代理公司: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代理人: 奚胜元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二元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病害防治,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进行混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配比合理,则可以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各单剂的作用。含有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菌剂在农业病害防治上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连续多次使用不但使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且易造成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通过杀菌剂活性成分之间合理混配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合理的复配使有效成分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份用量,节约成本,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的产生,进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农药对食物和环境的污染。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化学名称为: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其分子结构式为:

吡唑醚菌酯,同其他的合成strobin类似物的作用机理一样,也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叶片内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持效期较长,并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该化合物在叶片内向叶尖或叶基传导及熏蒸作用较弱,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总之,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内吸传导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能,且应用范围较广。

吡唑醚菌酯适宜作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祧、蔬菜、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对象可有效地防治由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防治谷类作物病害由于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谷类的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对作物安全性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在推荐使用剂量下,绝大部分试验结果表明对作物无药害,但对极个别美洲葡萄和梅品种在某一生长期有药害。

苯菌灵(Benomyl),又名苯来特,化学名称为1-正丁氨基甲酰-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其化学结构式为:

苯菌灵是高效广谱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温血动物低毒。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但不引起皮炎。高效、广谱,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可采用喷洒、拌种和土壤处理等方法施用。对螨卵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蔬菜、果树和各种经济作物病害的防治,也用于麦类赤霉病和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喷雾可有效地防治瓜类灰霉病和炭疽病、茄子灰霉病、番茄叶霉病、葱类灰色腐败病、芹菜灰斑病、柑桔疮痂病和灰霉病、苹果黑星病和黑点病、梨黑星病、葡萄褐斑病和白粉病、花生褐斑病。喷洒可防治麦类赤霉病和大豆菌核病。

长期单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病害会导致病害抗药性产生,引起化合物防效下降,甚至彻底失去防效。为了降低植物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应用增效组合物来防治有害植物病原真菌是目前常采用的办法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将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进行二元复配,使得得到的组合物在防治效果上具有增益效果,有效减缓或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杀菌组合物,包括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和苯菌灵:

(苯菌灵),

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活性成分重量配比为1:100-100: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式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按重量配比为1:50-50: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按重量配比为1:25-25: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按重量配比为1:10-10: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按重量配比为1:5-5: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质量之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质量的5%-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质量之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质量的10%-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吡唑醚菌酯和苯菌灵质量之和占所述杀菌组合物质量的20%-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1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