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3056.7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直树;大参昌贵;今村梦我;奥野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7 | 分类号: | H02M3/157;H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天线 天线驱动电路 电源电路 电流反馈控制 天线驱动装置 驱动电流 重新开始 驱动 电压反馈控制 可变控制 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 上升沿 匹配 | ||
天线驱动装置具有:生成发送天线的驱动电流的天线驱动电路;从输入电压生成输出电压并供给所述天线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天线驱动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逻辑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具备在重新开始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时,使电流反馈控制暂时地无效,使用在紧接停止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之前的基准值进行电压反馈控制的功能,或具备在重新开始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时,进行将电流反馈控制的基准值与所述驱动电流的上升沿相匹配地可变控制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的智能进入系统或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以及非接触型自动检票系统等中,使用将发送天线(LC天线或RLC天线)以谐振频率进行驱动的天线驱动装置。
再有,作为与上述关联的现有技术的一例,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07-216869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1-120216号公报(以下,分别称为专利文献1及2)。
可是,在以往的天线驱动装置中,一般地采用正弦波驱动方式和矩形波驱动方式的其中一方作为天线驱动方式。但是,尽管正弦波驱动方式难以产生高谐波噪声,但有耗电量或发热较大的课题,尽管矩形波驱动方式耗电量和发热较小,但有容易产生高谐波噪声的课题。
再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根据使用状况切换正弦波驱动方式和矩形波驱动方式的车载设备远程控制装置,但对于天线驱动方式的切换方法,有研讨另外的结构的余地。
此外,在以往的天线驱动装置中,电波发送范围以发送天线中流过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因此,为了高精度地控制电波发送范围,控制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对天线驱动电路的供给电压),以将发送天线中流过的驱动电流维持为固定值的电流反馈控制方式是有效的。但是,电流反馈控制方式与将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维持为固定值的电压反馈控制方式比较,在电源电路的起动上需要时间,所以有在系统动作上产生限制的情况。
此外,以往的天线驱动装置,为了确保天线驱动的稳定性,不仅在天线驱动时(对天线的通电时)而且在天线停止时(对天线的非通电时)都继续进行电源电路或天线驱动电路的输出动作,所以不仅在天线驱动时而且在天线停止时都消耗了电流。但是,例如,车辆的智能进入系统在发动机停止时也需要进行动作,尽力降低该系统中装载的天线驱动装置的消耗电流从而抑制电池的消耗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各项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的上述课题,提供能够确保天线驱动的稳定性并且降低天线停止时的消耗电流的天线驱动装置、或者能够根据使用状况进行适当的天线驱动的天线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天线驱动装置具有:生成发送天线的驱动电流的天线驱动电路;从输入电压生成输出电压并供给所述天线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天线驱动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逻辑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具备在重新开始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时,使电流反馈控制暂时地无效,使用紧接停止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之前的基准值进行电压反馈控制的功能。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天线驱动装置具有:生成发送天线的驱动电流的天线驱动电路;从输入电压生成输出电压并供给所述天线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天线驱动电路和所述电源电路的逻辑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具备在重新开始所述发送天线的驱动时,进行将电流反馈控制的基准值与所述驱动电流的上升沿相匹配地可变控制的功能。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天线驱动装置具有:包括用于将发送天线进行正弦波驱动的线性放大器和用于进行矩形波驱动的驱动器的天线驱动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天线驱动单元,以仅使所述线性放大器和所述驱动器中其中一方动作的逻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外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废油环保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