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油缸反挤压成形工艺及其所用的反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3070.7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松;姜星智;刘英贵;黄建华;李军;施建忠;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0 | 分类号: | B21C23/20;B21C25/02;B21C35/0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油缸反 挤压 成形 工艺 及其 所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油缸加工工艺方法及其相关模具,特 别涉及一种高压油缸反挤压成形工艺及其所用的反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油缸是液压机械中重要的压容部件,国内液压传动应用极 为广泛,高低压油缸的规格标准也很多,但当代高新技术对液 压机械使用范围和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超高压油 缸的发展,以管径小、细长轴类、管壁薄、耐高压,重量轻为 特点的油缸成为工程液压机械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专利所加 工的缸筒是按照美国卡特公司标准制造的一种新的油缸规格, 该高压缸筒的缸筒锻件材料:20Mn;重量:452Kg;该缸筒产品 技术特点:1.口径小(内径:219.5mm),缸筒总长:1198mm, 高深比:5.4;2.缸筒壁薄(壁厚:52mm);3.缸筒中心精 度要求高(同轴度偏差±0.25mm);4.脱碳层:≤1.5mm;晶 粒度达到5级以上;由上述数据可知,缸筒结构复杂,技术要 求高,成形难度大,采用传统锻造(自由锻+机械加工)方法对 其进行加工,锻比和性能是达不到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油缸反挤压成 形工艺及其所用的反挤压模具,该高压油缸反挤压成形工艺能 够实现结构复杂的细长薄壁油缸筒体成型,成型的产品精度 高,强度大,且筒体内侧无拔模斜角。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 压油缸反挤压成形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下料按工艺尺寸要求锯料;
步骤二:加热:将坯料全功率加热到800℃后保温90min, 然后再全功率加热到1180±10℃后保温90min;
步骤三:模具预热:模具加热至250~350℃;
步骤四:预镦坯料:在300MN液压机上对加热后的坯料进 行锻造,锻出法兰,压力控制在2500吨,压下速度20~30mm/s;
步骤五:在300MN液压机上反挤压:通过分步反挤压工艺 将工件挤压成形;
步骤六:热处理(正火):将工件在加热炉内全功率加热 到910±10℃后保温3.5h,然后出炉空气冷却;
步骤七:取试样;
步骤八:理化检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五中分五次逐步反挤压法 兰坯料,每次压下量131mm,压力控制在2800吨,压下速度20~ 30mm/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五中每次挤压后在工件 与上模之间添加石墨混合粉,每压好一个工件后,立即冷却模 具。
一种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
上模下侧固定安装有冲头,冲头下端圆周外侧面上形成一 圈外凸的环形挤压带;
下模上固设有垫板,垫板上固设有缸筒凹模,缸筒凹模内 侧形成凹模型腔,下模上还固设于有一凹模外圈,该凹模外圈 紧密套设于缸筒凹模外侧,二者通过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的 锥形面接触,下模上还设有纵向能够升降的顶杆,垫板上设有 与缸筒凹模内侧型腔位置正对的穿孔,顶杆上端恰伸入到垫板 的穿孔内,且顶杆上端恰能够与垫板上侧表面对齐形成凹模型 腔下侧面,下模上还设有一卸料装置,该卸料装置恰能够止挡 于凹模型腔内的工件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头上的挤压带高度为 0.5mm,宽度为3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一枢接轴和 一开口挡料框,所述枢接轴水平枢接于下模上侧面,该枢接轴 与开口挡料框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该开口挡料框恰套设于工 件外侧,且该开口挡料框与开口正对的侧壁能够止挡于工件正 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的垫板上设有一凸 台,该凸台恰伸入缸筒凹模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筒凹模下侧面通过纵向 和水平的定位键与垫板上侧面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设有一镦法兰垫板,该 镦法兰垫板能够完全覆盖设于工件上侧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的缸筒凹模高度小于 工件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仑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切割装置
- 下一篇:用于铝杆卷的铝杆拉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