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副号码的呼叫电话的来电显示方法、客户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3940.0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和楠;钟明;张之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57 | 分类号: | H04M1/57;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号码 呼叫 电话 来电显示 方法 客户端 系统 | ||
1.一种基于副号码的呼叫电话的来电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呼入电话时,根据呼入电话的主叫号码是否包含前插码判断所述呼入电话是否为呼叫副号码;
若判断出所述呼入电话为呼叫副号码,则生成用于覆盖用户界面的非交互元素显示区域的悬浮窗口,并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或者,副号码标识和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到呼入电话具体为:接收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通过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请求而返回的包含前插码的主叫号码的呼入电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请求进一步包括:
解析所述呼叫请求携带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副号码;
若是,则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在呼入电话的主叫号码前插入所述前插码,并将所述被叫号码解析为所述副号码对应的主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为多个;
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为所有副号码设置编号;
所述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以下至少一个:副号码标识、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副号码标识、副号码编号以及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存储有主号码、副号码以及主号码与副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标识为文本标签。
7.一种基于副号码的呼叫电话的去电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主号码和副号码的客户端以副号码向其他用户发起呼出电话时,所述方法包括:
在呼出电话时,向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呼出电话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呼出电话的被叫号码的网络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通过解析所述网络请求消息而返回的回拨呼入电话,其中,所述回拨呼入电话的主叫号码是副号码,所述回拨呼入电话的被叫号码是主号码;
其中,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解析所述网络请求消息进一步包括:
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解析所述网络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呼出电话的主叫号码是否为副号码;
若是,则根据所述副号码解析得到对应的主号码,向客户端返回所述回拨呼入电话;
生成用于覆盖用户界面的非交互元素显示区域的悬浮窗口,并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以下至少一个:副号码标识、包含所述呼出电话的被叫号码的去电提示信息;
接听所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返回的回拨呼入电话,并以所述副号码为主叫号码与所述呼出电话的被叫号码建立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为多个;
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为所有副号码设置编号;
所述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以下至少一个:副号码标识、包含所述呼出电话的被叫号码的去电提示信息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副号码标识、副号码编号以及包含所述呼出电话的被叫号码的去电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存储有主号码、副号码以及主号码与副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标识为文本标签。
11.一种客户端,包括:
判断模块,适于当接收到呼入电话时,根据呼入电话的主叫号码是否包含前插码判断所述呼入电话是否为呼叫副号码;
生成模块,适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呼入电话为呼叫副号码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覆盖用户界面的非交互元素显示区域的悬浮窗口;
显示模块,适于在所述悬浮窗口内显示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或者,副号码标识和包含去除前插码后的主叫号码的来电提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客户端,还包括:接收模块,适于接收到运营商副号码运营平台服务器通过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请求而返回的包含前插码的主叫号码的呼入电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9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叫过滤方法和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一种自动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和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