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4554.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4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谌伟;王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72 | 分类号: | H04N21/472;H04N21/41;H04N21/4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控制 智能 机顶盒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顶盒,特别涉及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目的是使用户用多终端设备操作同一机顶盒上的多个应用。本发明提供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后传输给智能机顶盒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对控制指令进行检测分析,当检测到有不同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后控制电视机进行相应的分屏显示,分屏的数量与检测到的应用类别对应的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对应,每一个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对应一个智能终端。本发明适用于智能机顶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顶盒,特别涉及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机顶盒,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用户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交互也越来越人性化,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机顶盒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但是,作为受连接机顶盒的智能电视屏幕的限制,用户在操作的时候只能单一地操作某一个应用,观看一部电视...极大地阻碍了智能机顶盒的强大功能和限制了用户灵活地实现多终端同时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操作。
传统的智能机顶盒的主要缺点:受限于连接智能机顶盒的电视的单一显示屏幕,传统的智能机顶盒只能同时运行一个任务,并将此应用显示到屏幕上。用户很难在运行一个任务的同时再打开另一任务来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户用多终端设备操作同一机顶盒上的多个应用。让多个终端设备能更加灵活的同时进行任务的操作,这样能充分提高智能机顶盒的使用效率。使用户体验到用多终端设备操作智能机顶盒的优越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后传输给智能机顶盒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对控制指令进行检测分析,当检测到有不同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后控制电视机进行相应的分屏显示,分屏的数量与检测到的应用类别对应的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对应,每一个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对应一个智能终端。
具体地,智能机顶盒预先设置有节目类别的重要性,当检测到2条以上的控制指令时,选择重要性级别高的应用对应的声音为开,其它应用为静音状态,所述节目类别包括电视剧、电影、游戏及音乐。
所述智能终端为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及数据输入功能的智能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具体地,当智能机顶盒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2条以上的无线控制指令时,系统以对话框的形式提示用户是否进行多终端控制。或者,当智能机顶盒已经在执行某一无线控制命令而智能机顶盒的无线通信模块又接收到新的无线控制命令时,若用户选择进行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将控制电视机进行分屏显示。
本发明引入了一种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用户用智能终端设备打开一个应用后,当用第二个终端设备连接同一智能机顶盒成功后,操作机顶盒打开某应用时,提示用户以某种方式分屏显示操作,,每个终端设备操作自己打开的那个应用。当然其它终端设备还可以连接此智能机顶盒。把屏幕分成三份,四份......这样,多个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在同一个机顶盒上同时操作多个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智能机顶盒同一时间只能进行单一任务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终端控制智能机顶盒多应用的方法,步骤如下:
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后传输给智能机顶盒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对控制指令进行检测分析,当检测到有不同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后控制电视机进行相应的分屏显示,分屏的数量与检测到的应用类别对应的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对应,每一个应用类别的控制指令对应一个智能终端。
实施例
下面通过一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一详细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4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