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4650.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君;孟德国;高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0 | 分类号: | H04W48/10;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无线网络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由无线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环境下,终端可以接入无线AP设备,从而通过无线AP设备访问公网。例如,在家庭无线网络环境下,常见的无线AP设备为设置在家庭内的路由器,家庭内各种具有WIFI(无线保真)接入功能的智能终端均可以接入到家庭无线网络,以此可以实现智能终端间的互联互通。
相关技术中,在实现同一无线网络范围内的智能终端接入该无线网络时,可以由一台已接入该无线网络的智能终端断开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并接入其它处于AP模式的智能终端,然后将该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发送给其它智能终端,其它智能终端按照该接入信息接入该无线网络,已断开连接的智能终端重新接入该无线网络,从而实现所有智能终端均接入该无线网络。
但是,上述接入无线网络的过程,需要已接入无线网络的智能终端进行接入切换,因此接入过程繁琐,接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接入无线网络过程繁琐,接入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接入目标无线网络后,发现待接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目标终 端;
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生成组播地址;
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组播报文,所述组播报文为表征所述接入信息、被所述目标终端接收到用以接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组播报文。
可选的,所述发现待接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目标终端,包括:
通过调用无线接入点AP扫描接口,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广播的信标beacon报文,所述beacon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从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信息从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包括:
输出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信息的信息列表;
获得用户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择的目标终端信息,所述目标终端信息为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信息从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信息查找已记录的历史终端列表,所述历史终端列表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上一次发现并接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终端的终端信息;
将从所述历史终端信息中查找到的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信息从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包括: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时间条件;
在满足所述时间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信息查找预设的目标终端列表,所述目标终端列表中包含在所述时间条件下允许接入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终端的终端信息;
将从所述目标终端列表中查找到的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信息从所述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验证报文;
当接收到所述验证报文的回应报文后,从发送所述回应报文的第二终端中获取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生成组播地址,包括:
对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字符串,所述接入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
根据所述加密字符串构造多个目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所述目的MAC地址用于携带加密字符串信息;
按照MAC地址与组播地址的映射关系,为所述多个目的MAC地址生成多个组播地址。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密字符串构造多个目的MAC地址,包括:
顺序获取组成所述加密字符串的一个字节的字节内容;
为所述字节内容构造一个目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目的MAC地址的数值字节写入所述字节内容,所述目的MAC地址的索引字节写入所述字节内容在所述加密字符串中的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包括:
接收已接入目标无线网络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组播报文的物理层报文,所述组播报文的组播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构造的组播地址;
根据所述组播报文获得所述目标无线网络的接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4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