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动装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6869.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鲁大鹏;李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模块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动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学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机、电脑和相机等同我们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促使了光学模块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而确定光学模块在取景时成像质量好坏的因素除了图像处理器外,微动装置模块也至关重要。
目前生产中使用到最多的微动装置模块为光学结构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分离设计的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者采用手工或者其它方式组装在一起,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很容易造成外观、光学等不良现象。这种结构在产品工作时有可能会使光学结构部分高于机械结构部分,这样就造成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到避空,一旦考虑不到,微动装置模块就会由于机械结构的干涉无法工作。而且微动装置在工作时线圈发生运动,线圈中铜线接头易出现折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了上述微动装置模块光学与机械部分组装复杂且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微动装置线圈铜线接头易折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微动装置结构。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动装置结构,包括方壳、圆壳、镜片、镜片承座、弹片、线圈和磁环,所述方壳内表面与圆壳外表面固定在一起;所述镜片内嵌在镜片承座上;所述弹片把镜片承座和圆壳连接起来;所述磁环固定在镜片承座的外表面;所述线圈固定在圆壳的内表面。
所述方壳与圆壳采用粘胶紧固的方式连接。
所述方壳和圆壳采用塑胶材料。
所述方壳为一中空方框结构。
所述圆壳上有导向槽和定位柱结构。
所述镜片采用可透光塑料或其它可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镜片承座采用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镜片承座上设有定位柱、导向柱和镜片放置台阶结构。
所述弹片采用铍铜或高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弹片上有用于同圆壳和镜片承座固定用的定位孔结构。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一种微动装置结构,采用光学结构和机械结构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外观、光学等不良现象,而且可以减少生产工艺步骤,减少人工的投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良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此结构将线圈固定在了圆壳内表面,微动装置在工作时线圈处于静止状态,避免了线圈中铜线接头易折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动装置结构静止状态下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动装置结构通电状态下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所示,为实现本发明微动装置结构所用其中一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发明使用的主要元件包括方壳1、圆壳2、镜片3、镜片承座4、弹片5、磁环6和线圈7。
方壳1内表面与圆壳2外表面固定在一起;镜片3内嵌在镜片承座4上;弹片5把镜片承座4和圆壳2连接起来;磁环6固定在镜片承座4的外表面;线圈7固定在圆壳2的内表面。所述方壳与圆壳采用粘胶紧固的方式连接。方壳和圆壳采用塑胶材料。方壳为一中空方框结构。圆壳上有导向槽和定位柱结构。镜片采用可透光塑料或其它可透光材料制成。镜片承座采用塑胶材料制成。镜片承座上设有定位柱、导向柱和镜片放置台阶结构。弹片采用铍铜或高弹性材料制成。弹片上有用于同圆壳和镜片承座固定用的定位孔结构。磁环采用钕铁硼或铁氧体材料制成,具有永磁体的特性。线圈采用铜丝绕制而成。
具体实施时,圆壳2外表面21和方壳1内表面11通过粘胶紧固的方式或其它紧固的方式嵌合固定在一起。镜片3内嵌于镜片承座4的内台阶44位置。弹片5采用铍铜或其它可以代替的高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其上的定位孔51和52分别同镜片承座4上定位柱42和圆壳2上定位柱23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导向柱41和导向槽22形成可上下移动的具有导向结构的微动模块。磁环6固定在镜片承座4的外表面43位置,线圈7固定在圆壳2的内表面24位置。此结构将线圈固定在了圆壳内表面,微动装置在工作时线圈处于静止状态,避免了线圈中铜线接头易折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6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下一篇:光纤接触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