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叶菌唑和低聚糖素的杀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7296.4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来成;王莉莉;陈源;缪康;吴祥;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P3/00;A01N4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叶菌唑 聚糖 杀菌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叶菌唑和低聚糖素的杀菌剂及 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 东北春麦区发生最重。该病主要危害小麦,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 败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 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赤霉病主要为害穗部,但在小麦生长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 中后期侵染引起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 成熟期成灾。赤霉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 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
小麦赤霉病是有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病菌致病能力极强,分布范围 极广。赤霉病菌在田间小麦或玉米秸秆等作物残体上越夏、越冬,以菌丝体状态 越冬;翌年春季形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至小麦穗部,从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病菌侵入的难易有很大差异,扬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 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天以上连续阴雨,气温保 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将大流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效果较好的小麦赤 霉病的含有叶菌唑和低聚糖素的杀菌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叶菌唑和低聚糖素复配的杀 菌剂,所述杀菌剂的有效成分为叶菌唑和低聚糖素,所述叶菌唑和低聚糖素的重 量比为1:10—10:1,所述杀菌组合物还包含有助剂和填料,其中叶菌唑和低 聚糖素占杀菌剂总重量的20%-60%,助剂占杀菌剂总重量的5%-30%,其余为填 料。
所述叶菌唑和低聚糖素的重量比为1:1—4:1。
所述杀菌剂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中的一种。
当所述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所述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木质素磺酸盐、磺酸聚甲醛缩合物、聚乙二醇、硫酸铵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 种或几种,所述填料为高岭土。
当所述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所述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拉 开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料为硅藻土。
当所述剂型为水乳剂,所述助剂为二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烷基苯磺酸钙、 苯乙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基醚、乙二醇、硅酮类化合物、黄原胶和硅酸镁铝中的 一种或几种,所述填料为水。
上述的一种含有叶菌唑和低聚糖素复配的杀菌剂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 用。
本发明的杀菌剂经过实际测试,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复合杀菌剂与常规赤霉病杀菌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与单剂相比该品种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防治 效果;
2、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杀菌剂,减少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 留;
3、可延缓小麦赤霉病对单一杀菌剂的抗药性;
4、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与单一药剂相比,可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55%叶菌唑·低聚糖素水分散粒剂
5g叶菌唑、50g低聚糖素、4g十二烷基硫酸钠、2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g 木质素磺酸盐、2g磺酸聚甲醛缩合物(NNO)、2g聚乙二醇、4g硫酸铵、10g羧 甲基纤维素钠、高岭土补至100g,制得55%叶菌唑·低聚糖素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55%叶菌唑·低聚糖素水分散粒剂
50g叶菌唑、5g低聚糖素、4g十二烷基硫酸钠、2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g 木质素磺酸盐、2g磺酸聚甲醛缩合物(NNO)、2g聚乙二醇、4g硫酸铵、10g羧 甲基纤维素钠、高岭土补至100g,制得55%叶菌唑·低聚糖素水分散粒剂。
分别按照实施例1、2的配方,将有效成分、助剂、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后, 经粉碎得到母粉,将母粉与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然后造粒、烘干、 过筛,即可制得叶菌唑·低聚糖素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50%叶菌唑·低聚糖素可湿性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咪唑菌酮和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 下一篇:农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