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87908.X 申请日: 2014-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5503362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赖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 赖婷婷
主分类号: C05G1/06 分类号: C05G1/06;C05G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05 江苏省南京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枇杷 幼树 专用肥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化学肥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林木的专用肥,尤其涉 及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 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 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 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 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 源作物。

目前市场上有桉树专用肥、杨树专用肥等,还没有为枇杷设计的专用肥,生 产上基本不施肥或盲目施肥,使用的非专用肥由于营养不均衡,加之山地雨水淋 溶,肥料利用率极地低。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适合枇杷生长促进枇杷结果特性 的专用肥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枇杷产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 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枇杷树专用肥的问题。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包含氮磷钾及少量的微肥,具体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 组分组成:

硝酸铵20~25%、磷酸二氢钾50~55%、碳酸氢铵25~30%、硫代硫酸钠 0.2-0.4%、碳酸钙0.3-0.4%。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枇杷幼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将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铵、硫代硫酸钠及碳酸钙混合均匀后造粒, 即得到了枇杷幼树专用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枇杷幼树专用肥配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 肥料成本,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能为作物整个生产周期提供均衡的营养,肥 料养分齐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结合,各元素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经 济效益好,节约了人力物力,可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取硝酸铵125千克,磷酸二氢钾500千克,碳酸氢铵125千克,硫代硫酸钠0.75 千克,碳酸钙0.325千克,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得到了枇杷专用复合肥。

在苏州东山选取4年生长势相近的枇杷90株,沿树冠滴水线挖沟深度20-30厘 米,按照每株1.0千克上述肥料沟施,枇杷单株平均地径增长2.1厘米,树高增高 15.5厘米,单株鲜果产量平均增加20Kg。

实施例2

取硝酸铵150千克,磷酸二氢钾475千克,碳酸氢铵125千克,硫代硫酸钠0.75 千克,碳酸钙0.325千克,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得到了枇杷专用复合肥。

在南京江宁选取4年生长势相近的枇杷90株,沿树冠滴水线挖沟深度20-30厘 米,按照每株1.0千克上述肥料沟施,枇杷单株平均地径增长2.2厘米,树高增高 17厘米,单株鲜果产量平均增加21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婷婷,未经赖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