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7908.X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赖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婷婷 |
主分类号: | C05G1/06 | 分类号: | C05G1/06;C05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 幼树 专用肥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肥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林木的专用肥,尤其涉 及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 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 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 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 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 源作物。
目前市场上有桉树专用肥、杨树专用肥等,还没有为枇杷设计的专用肥,生 产上基本不施肥或盲目施肥,使用的非专用肥由于营养不均衡,加之山地雨水淋 溶,肥料利用率极地低。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适合枇杷生长促进枇杷结果特性 的专用肥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枇杷产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及其生产 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枇杷树专用肥的问题。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幼树专用肥,包含氮磷钾及少量的微肥,具体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 组分组成:
硝酸铵20~25%、磷酸二氢钾50~55%、碳酸氢铵25~30%、硫代硫酸钠 0.2-0.4%、碳酸钙0.3-0.4%。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枇杷幼树专用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将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铵、硫代硫酸钠及碳酸钙混合均匀后造粒, 即得到了枇杷幼树专用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枇杷幼树专用肥配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 肥料成本,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能为作物整个生产周期提供均衡的营养,肥 料养分齐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结合,各元素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经 济效益好,节约了人力物力,可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取硝酸铵125千克,磷酸二氢钾500千克,碳酸氢铵125千克,硫代硫酸钠0.75 千克,碳酸钙0.325千克,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得到了枇杷专用复合肥。
在苏州东山选取4年生长势相近的枇杷90株,沿树冠滴水线挖沟深度20-30厘 米,按照每株1.0千克上述肥料沟施,枇杷单株平均地径增长2.1厘米,树高增高 15.5厘米,单株鲜果产量平均增加20Kg。
实施例2
取硝酸铵150千克,磷酸二氢钾475千克,碳酸氢铵125千克,硫代硫酸钠0.75 千克,碳酸钙0.325千克,混合均匀后造粒,即得到了枇杷专用复合肥。
在南京江宁选取4年生长势相近的枇杷90株,沿树冠滴水线挖沟深度20-30厘 米,按照每株1.0千克上述肥料沟施,枇杷单株平均地径增长2.2厘米,树高增高 17厘米,单株鲜果产量平均增加21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婷婷,未经赖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肥料防结块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无机蕹菜专用掺混肥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