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逃生系统及人用冲伞炮和直升机用冲伞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8032.0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郝金东;郝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金东 |
主分类号: | B64D25/00 | 分类号: | B64D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7100 陕西省延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逃生 系统 人用冲伞炮 用冲伞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急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逃生系统,还涉及逃生用人用冲伞炮和直升机用冲伞炮。
背景技术
现有直升机发生应急情况后,飞行员或者乘客唯一的救生装备就是救生伞。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250千米/小时,飞行员在座舱内向外跳伞,需要具备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较大的体力才能离机。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加,离机的阻力增大,花费的时间也会增多。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400千米/小时,这种靠人体自身应急离机的方法就不行了。原因有两点:第一,在表速大于400千米/小时、气流阻力为250千克离机时。仅凭人的体力很难克服:第二,在这种速度下,气流可急速将飞行员吹走,使人体与机翼、水平尾翼或垂直尾翼相撞,从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此外,当飞机处于低空200米、速度超过400千米/小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弹射救生装备,就很难保全飞行员以及乘客的性命的生命,随着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人力逃生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弹射逃生技术应运而生,最早设计的一种弹射装置,是由特殊作动筒中燃烧的火药把人/椅以一定的速度从飞机座舱中弹出,产生的过载不超过人体耐受极限。著名的“寡妇制造者”F-104战斗机,M3的高速加上高耸的尾翼,早期F-104的弹射座椅装药量不足导致不少人丧命在这柄“砍刀”上,要使人/椅安全通过飞机垂直尾翼上方,所需的弹射速度是相当大的,在15~18米/秒范围内;再者。人/椅在座舱内弹出后的轨迹非常短;所以,弹射的加速度非常大,可为150~200米/秒2,持续时间为0.12~0.18秒。当初速为零、终速为16米/秒、增速路程为0,8米时,其平均加速度为160米/秒2,过载达到16.3g。也就是说,人/椅弹出飞机座舱时,作用于飞行员身体上的平均力量比他的体重大16.3倍。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体重90千克的飞行员,作用其身体上的平均力量可高达1470千克。如果飞行员以正确姿态坐在座椅上,还是能够承受这种过载的,因为作用时间非常短,只有0.12~0.18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椅完全依靠弹道式弹射器(弹射筒)弹离飞机,这种座椅称为弹道式弹射座椅。这种完全依靠弹道式弹射器的弹射座椅可将人/椅弹离飞机并越过飞机垂尾。同时又能保证飞行员不会因为过大的弹射过载而受到伤害。但是这种方式的逃生只能用在少量人的身上,当人数一多时,这种方式就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升机逃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客运直升机在空中出现故障时,乘客无法全部安全逃生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直升机逃生系统的人用冲伞炮。
本发明的第三的是提供用于直升机逃生系统的直升机用冲伞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升机逃生系统,包括空心圆柱形的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平行贯穿主旋翼轴且超出主旋翼轴的两端,逃生通道超出主旋翼轴的下面部分上设置有逃生门,逃生门的一侧与主旋翼轴通过铰链连接,逃生门的另一侧上还安装有逃生门锁,逃生通道外壁上还设置有起爆器挂钩,起爆器挂钩上挂有冲伞炮起爆器,冲伞炮起爆器通过导线和电源箱连接,电源箱设置在逃生通道附近的机舱地板上,电源箱还通过导线与条状管壁正电极和条状管壁负电极连接,条状管壁正电极和条状管壁负电极安装在逃生通道内壁,导线穿过逃生通道与条状管壁正电极和条状管壁负电极连接,主旋翼轴与旋翼的连接位置处还套有旋翼固定座,旋翼固定座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置有1个防脱箍,每个防脱箍均通过防脱箍螺钉固定在主旋翼轴上,逃生通道与主旋翼轴之间安装有上通道轴承组和下通道轴承组,上通道轴承组与下通道轴承组分别位于靠近主旋翼轴两端处,上通道轴承组包括依次排列的通道轴承一和通道轴承二,下通道轴承组包括依次排列的通道轴承三和通道轴承四,通道轴承一和通道轴承二设置在旋翼固定座对应位置处,通道轴承一和通道轴承二之间还设置有通道上部轴承衬套管,通道上部轴承衬套管外套在逃生通道上,通道轴承三和通道轴承四依次设置在逃生通道被主旋翼轴包裹部分的下端壁上,通道轴承三和通道轴承四之间还设置有通道下部轴承衬套管一,通道轴承四下部设置有通道下部轴承衬套管二,通道下部轴承衬套管二通过衬套固定螺钉固定在逃生通道上,逃生通道与机舱地板相接位置处、在机舱地板上设置有挂钩系统,挂钩系统上方设置有固定在逃生通道内壁上的内筒支撑环形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挂钩系统包括4对倒T型的挂钩固定架,每对挂钩固定架均与挂钩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金东,未经郝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8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滑翔控制机构的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