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芷的组织培养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9254.4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申茂军;白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茂军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芷 组织培养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芷的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别名良姜、紫兰,李时珍释其名曰: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芨。白芨喜阴耐潮,多生于石壁、苔藓层中,原产于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全国各地有少量栽培,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其花色艳丽、多彩,在叶片的衬托下,格外端庄而优雅,非常适用于花坛布置和和室内盆栽。此外,白芨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也可入药,其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白芨巨大的生物价值,使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然而,白芨的种子微小,无胚乳提供发芽所需养分,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萌发成苗。加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对野生苗进行大量挖掘,导致白芨数量急剧减少,资源匮乏,随着环境条件的恶化,野生白芨的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因此,快速繁殖白芨幼苗以挽救白芨资源已迫在眉睫。而传统的人工栽培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其繁殖效率较低,周期长,不适宜用于商业化的规模种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繁殖效率高、周期短事宜用于商业化规模种植的一种白芷的组织培养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芷的组织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外植体的选择。种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率高,速度快,且白芨的蒴果消毒操作简单方便,不易污染,在选择外植体时需要进行分株、挑选萌发率高,速度快的植株。
二、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的消毒是组织培养研究的第一步,选择正确的消毒剂和把握消毒时间是关键。白芨蒴果的消毒简单,易操作。将采收的白芨蒴果,切除花梗和残留柱头、花瓣,用70%酒精擦拭干净后浸入1g/LHgCl2溶液中32min,在超净工作台上以无菌水清洗3~4次,也可以将其蒴果用流水洗净后,再用75%酒精表面消毒1min,然后在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6次,期间需要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最后在无菌条件下,纵向剖开蒴果,将种子置于灭菌的滤纸上吸干水分后,取出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
三、培养基及激素的选择,培养基是植物体离体培养的基本营养来源,选择合适的基本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和生长,基本培养基的种类、植物激素及其浓度的配比是植株能否在该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的关键。白芨快繁体系建立中常用的基本培养基有花宝1号、KC、1/2MS、MS和ZW,不同的培养阶段激素的浓度和配比不同。
四、炼苗与移栽炼苗时,先将培养瓶置于炼苗棚内过渡培养15d,3~4d逐渐揭开瓶盖,然后将苗取出洗净培养基,分株,以备栽种使用。移栽的基质选取碎砖、蕨根、碎炭、粗椰糠混合基质或黄土-炭渣-椰壳(2∶2∶1)、珍珠岩-泥炭土(1:3)。移栽后浇定根水,进入后期管理。
进一步地,初代培养种子的萌发是决定以种子为材料的培养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一般会选用MS、1/2MS、KC作为基本培养基,其中MS为白芨种子萌发中最常用的培养基,在此基本培养基上萌发的种子不仅萌发速度快、生长正常,萌发率也很高。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从白芨组培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方法、培养基、激素的选择以及炼苗移栽等方面对白芨无菌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使白芷的繁殖效率高、周期短事宜用于商业化规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白芷的组织培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外植体的选择。种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率高,速度快,且白芨的蒴果消毒操作简单方便,不易污染,在选择外植体时需要进行分株、挑选萌发率高,速度快的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茂军,未经申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