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9332.0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申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茂军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高效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的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大豆,主产于东北地区。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的作物。豆科植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叶子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的土壤。宜适期早播,条播为主。需肥较多,需氮量比同产量水平的禾谷类多4~5倍。结荚期注意适时灌溉和排涝。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区仍采用纯系育种法。回交法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国大豆育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要方法。
现有的大豆栽培方法存在,产量低、抗病性能差和生长速度缓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产量高、抗病性强且生长速度块的一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适时足墒,带状精量机播适期播种有利于提质增产,最好在6月15日前足墒播种。为减少间苗环节,采用精量机播,播量80kg/hm2,播深4~7cm,有利出苗和形成壮苗。带状播种,6行为1带,带宽150cm,行距30cm,两带间距50cm,便于田间通风、透光和农事管理。
二、科学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最好是N∶P2O5∶K2O配比为12∶24∶18,施肥量为:尿素75kg/hm2、磷酸一铵300kg/hm2、氯化钾150kg/hm2,肥力较高地块可适当少施尿素。肥料混合均匀,随着机械播种,施在两行中间,不可直接施在种子行,防止烧苗。
三、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种植密度,必需使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带状栽培,平均行距33.3cm,株距14~16cm,大豆出苗后2周左右定苗,留苗密度18万~21万株/hm2。
四、防治害虫;一是初花期用阿维菌素600ml/hm2防治豆秆黑潜蝇,以防对茎秆危害;二是在花荚期用阿维菌素600ml/hm2,对水375kg,喷雾1次,隔7~10天再用乐斯本450ml/hm2,对水375kg喷雾防治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以减少虫食率,提高大豆商品性。
进一步地,机械化收割,应在大豆植株98%以上成熟,叶落完,地无草,上午10点以后收割,才能保证大豆籽粒外观。大豆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种子水分含量在12%以下才可入仓储存,并保持通风,保证大豆的商品质量。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合理的种植、施肥管理及采摘时机的把握,根据不同的土壤、品种和设计产量,并按定量进行操作,对大豆的栽培进行了最大效果的改进。使大豆产量增加、生长速度块、效率高且防病虫害能力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适时足墒,带状精量机播适期播种有利于提质增产,最好在6月15日前足墒播种。为减少间苗环节,采用精量机播,播量80kg/hm2,播深4~7cm,有利出苗和形成壮苗。带状播种,6行为1带,带宽150cm,行距30cm,两带间距50cm,便于田间通风、透光和农事管理。
二、科学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最好是N∶P2O5∶K2O配比为12∶24∶18,施肥量为:尿素75kg/hm2、磷酸一铵300kg/hm2、氯化钾150kg/hm2,肥力较高地块可适当少施尿素。肥料混合均匀,随着机械播种,施在两行中间,不可直接施在种子行,防止烧苗。
三、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种植密度,必需使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带状栽培,平均行距33.3cm,株距14~16cm,大豆出苗后2周左右定苗,留苗密度18万~21万株/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茂军,未经申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的高效方便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密脱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