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9496.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骥腾;韩涛;杨云霞;胡水鑫;李新宇;许源剑;姜宇栋;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自动 排污 改进 型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
背景技术
砂滤缸可应用于游泳池、水上乐园过滤、饮用水预处理、水产养殖等多种水质净化及循环系统中。原有的砂滤缸,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积存的污物阻碍水流使其净化能力减弱,需要停止砂滤缸的运行,清理砂滤缸中的污物,导致了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停运。清理砂滤缸中污物,不仅浪费时间,更会因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停运造成水中鱼类、虾类等动物死亡,并且由于砂滤缸清洗需要大量的水,从而造成了水浪费,与循环水养殖的理念相矛盾。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停止砂滤缸运行,能够在砂滤缸工作时也能进行污物清理的砂滤缸。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演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层砂滤缸[申请号:201220495427.X],包括缸体及设置于缸体的进水口和产水口,所述缸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滤层、红燧砂滤层、幼石榴砂滤层、粗石榴砂滤层和石英砂滤层。
上述方案虽然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余氯、悬浮物、胶体物以及铁和锰等,但仍然存在着在清理砂滤缸中的污物时,需要停运砂滤缸,并且水浪费严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停止运行即可清理砂滤缸中污物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缸体中部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所述的缸体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所述的进水口和集污沉降管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静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的涡流离心机构,所述的集污沉降管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缸体包括呈圆筒状的上箱体,所述的上箱体下端与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下箱体相连,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设置在下箱体内,所述的集污沉降管设置在下箱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包括呈上大下小的螺旋状且能够使污水经旋流静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的进污管。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污管的进口竖直朝上或倾斜朝上,所述的进污管的出口位于集污沉降管上端且竖直朝下或倾斜朝下。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悬浮式过滤机构包括若干浮珠且浮珠形成过滤层,所述的浮珠能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水口的中轴线偏离于缸体的中轴线从而使水流从进水口倾斜进入缸体内并形成涡流。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涡流离心机构形成的涡流方向与进水口形成的涡流方向相同或相反。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缸体顶部封闭;所述的排污阀为电控阀。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进水口插有进水管,所述的出水口插有出水管。
在上述的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中,所述的集污沉降管的下端连接有地漏接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停止运行即可清理砂滤缸中污物。2、操作方便,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3、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4、不仅过滤效果好,而且还能够保证水循环的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缸体1、出水口11、进水口12、悬浮式过滤机构2、集污沉降管3、排污阀31、涡流离心机构4、上箱体1a、下箱体1b、进污管41、浮珠21、进水管121、出水管111、地漏接管3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免反冲洗自动排污改进型砂滤缸,包括缸体1,缸体1上部设有出水口11,缸体1顶部封闭,缸体1中部设有进水口12,缸体1内设有能浮于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之间的悬浮式过滤机构2,缸体1底部设有集污沉降管3,集污沉降管3上端通过可拆结构和缸体1相连,进水口12和集污沉降管3之间设有能够使污水经旋流静水沉积至集污沉降管3的涡流离心机构4,集污沉降管3的排放端设有排污阀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通阀及一种基于八通阀的层析系统
- 下一篇:改良表箱塑料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