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9918.7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卢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仁华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力 水稻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秧机,特别是一种单人操作的人力插秧机,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的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水稻的种植却 很麻烦,原因是水稻必须以移栽式种植法才能达到高产和抗病力,移栽法还能有很好的抗 旱能力。水稻的移栽法包括水稻秧苗的拔苗转移和秧苗的插秧工作,其中插秧工作是最麻 烦的工作,因为插秧工作要在水田中进行,并且要按一定秧苗数和苗距进行插栽。历史以 来的水稻移栽插秧都是以人工弯腰用手进行插种,这种方法能保证每株秧苗都能稳定地插 到泥土中,但这种方法进行太慢,已经不适合现代的要求。机械化插秧机能代替多个人工 的插秧速度,但一般的机械插秧机过于复杂,机体太笨重,在水田中行进插秧时对水田的 破坏严重,造成一些平坦的泥面产生碾痕,秧苗插到这种碾痕时难以达到稳固,于是产生 浮秧、脱秧现象,这要后面有一个人跟着补插秧苗,这样浪费了一个人工,或造成水稻减 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水稻的移栽中人工插秧的缓慢缺点,也为了克服大型水稻插秧机插秧过程 中产生的碾痕对秧苗造成不稳固的浮秧、脱秧现象,本人发明了一种水稻人力插秧机,这 种插秧机只结构简单,得量轻,对水田面不产生破坏性的碾痕,不发生浮秧、脱秧现象, 并且插秧快速,操作简单轻松。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主要由排 状浮板、排秧斜板、插秧夹、弯撬杆、拉插杆、支持架构成,排状浮板作为整个装置的重 力支持体和滑行体,排秧斜板由支持架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和斜度,插秧夹和弯撬杆、拉插 杆先后连接,并由支持架支持在排秧斜板的前部。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排状浮板由多块浮板间隔一定距离排列由连接横架固定连 接,连接横架距离浮板一定的高度,不能刮倒插下的秧苗。每块浮板间的位置就是插入一 个秧苗的位置。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中的插秧机构主要是弯撬杆和拉插杆,弯撬杆和拉插杆用转轴 连接起来,连接处能作活动,弯撬杆的中部也由转轴连接在一支持架上,拉插杆由一套筒 和支持架支持。当人拉动拉插杆时,由于连接作用,弯撬杆也以转轴为支点作上下的撬动 动作,我们在弯撬杆的一端安装有插秧夹,插秧夹于是作上下取秧插秧的动作。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排秧板是在支持架的支下安装在排状浮板的上部,并作斜 状,这样安排在表面盘状秧苗就可以向下滑动,能及时补充最低端被取插后的秧苗空位。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是以人力拉动一边插秧一边向后退走插秧的,这样不会因人的 行走碾踏已经插下的秧苗。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能以排状浮板支持插秧机 的得量和滑行,插秧在浮板间的位置,滑行时浮板不会碾压秧苗;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以 一个人操作向后退着插秧,使人的行走也不能碾踏已经插下秧苗,并插秧快速,直立操 作,是最好的人力插秧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侧面视图。
图2是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排状浮板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秧苗盘,2.秧苗,3.插秧夹,4.插秧弯杆,5.拉插杆,6.排秧斜板,7.连接横 架,8.支持架,9.套筒,10.排状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作进一步的实施说明。
图1是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的伸面视图。图中的排状浮板(10)在水田面作为支持重量 和滑行的支持体,其它全部装置安装在排状浮板(10)的上部。排秧斜板(6)安装在一定 的高度。插秧斜板(6)的前部安装插秧弯杆(4),插秧弯杆(4)头部焊接有插秧夹(3)。 连接插秧弯杆(4)的是拉插杆(5),接插杆(5)伸穿过一套筒,套筒固定在支持架(8) 上,当人拉动拉插杆(5)在套筒中运动时,由于连接作用,插秧弯杆(4)就会以支支持杆 上的支点作上下的取插秧苗的动作。
由于图1不能展示排状浮板(10)的结构原理,排状浮板(10)的滑行是否阻碍或碾压 秧苗,图2是结排状浮板的构造进行解释。图2中,原来排状浮板是由多块浮板间隔一定距 离连接而成,这种连接是由连接横架(7)完成,连接横架(7)有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以 不刮碰到田里的秧苗为宜。每两块浮板间的位置就是插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仁华;,未经卢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9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