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煤层滚筒铣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0135.0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王时龙;尹梦骄;王霞;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25/06 | 分类号: | E21C2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滚筒 铣煤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薄煤层滚筒铣煤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的利用在基础能源中占很大的一部分。我国的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其中薄煤层的煤炭储量约占全部可采量的20%以上,但受到开采设备的限制,薄煤层的采出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0.4%。薄煤层由于空间狭小,设备安装、维护和操作等都很困难,煤层开采推进速度较快,采掘接替紧张,开采受煤层变化和地质条件影响较明显,薄煤层的以上特点对薄煤层的开采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比较成熟的煤层开采技术主要由滚筒采煤机采煤、刨煤机采煤、螺旋钻销采煤和绳锯式采煤,对于在薄煤层开采中的应用它们都不得不面临矮机身与大功率这一矛盾的问题。对于采煤机,只有大功率才有高效能,现在的设备都在寻求能使矮机身与大功率兼顾的方案,以提高薄煤层的煤炭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煤层滚筒铣煤机,旨在解决矮机身与大功率这一矛盾的问题以及提高煤层厚度为0.35m~0.8m的极薄煤层的开采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机器由行走导轨、行走部、铣煤链、链道、主轴、刮煤板、牵引链、滚筒、截齿、牵引动力设备、铣煤动力设备、牵引轴、过轮轴Ⅰ、过轮轴Ⅱ、铣煤轴、铣煤离合器、牵引离合器以及若干链轮和若干轴承组成。
行走导轨两端布置有轴承座,牵引轴通过轴承与左轴承座配合,铣煤轴通过轴承与右轴承座配合,牵引轴和铣煤轴上铣有花键,牵引轴通过牵引离合器与牵引动力设备连接,铣煤轴通过铣煤离合器与铣煤动力设备连接。
行走部上布置有轴承座,主轴通过轴承与中间轴承座配合,过轮轴Ⅰ和过轮轴Ⅱ分别通过轴承与两边轴承座配合,主轴、过轮轴Ⅰ、过轮轴Ⅱ上铣有花键,滚筒与主轴之间通过花键配合,滚筒上布置若干截齿。
行走导轨底部为矩形导轨,行走部底部为矩形滑块,行走部的矩形滑块与行走导轨的矩形导轨构成移动副。
链轮a和链轮b构成主链轮组,并通过花键与主轴配合,链轮e和链轮f构成过轮组Ⅰ,并通过花键与过轮轴Ⅰ配合,链轮g和链轮h构成过轮组Ⅱ,并通过花键与过轮轴Ⅱ配合,链轮i和链轮j构成铣煤链轮组,并通过花键与铣煤轴配合,链轮c和链轮d构成牵引链轮组,并通过轴承与牵引轴配合,牵引链轮Ⅰ通过花键与牵引轴连接,牵引链轮Ⅱ通过轴承与铣煤轴连接。
链道固定在行走导轨顶部,铣煤链为双边圆环链,两边的链条之间连接刮煤板,铣煤链依次通过牵引链轮组、过轮组Ⅰ、主链轮组、过轮组Ⅱ、铣煤链轮组,通过链道回到牵引链轮组,构成循环圆环链传动,牵引链为单边链,牵引链通过牵引链轮Ⅰ的一端固定在行走部的靠近牵引链轮Ⅰ的一侧,牵引链通过牵引链轮Ⅱ的一端固定在行走部的靠近牵引链轮Ⅱ的一侧。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煤层滚筒铣煤机通过铣煤链把铣煤动力设备与滚筒分开,采煤动力系统布置在巷道内,不直接进入采煤区,大大降低了采煤区内的设备高度,大大的减小了滚筒的直径,进而使得薄煤层乃至极薄煤层的开采变得容易;另外,将铣煤动力设备部分放在行走导轨的两端,其高度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灵活地选择。灵活地解决了矮机身与大功率之间的这一矛盾,大大提高了厚度为0.35m~0.8m薄煤层的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前视图;
图2为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铣煤链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中:1—行走导轨;2—行走部;3—链轮a;4—铣煤链;5—链道;6—主轴;7—刮煤板;8—链轮b;9—牵引链;10—滚筒;11—截齿;12—铣煤动力设备;13—牵引动力设备;14—牵引轴;15—链轮c;16—链轮d;17—链轮e;18—链轮f;19—过轮轴Ⅰ;20—过轮轴Ⅱ;21—链轮g;22—链轮h;23—链轮i;24—链轮j;25—铣煤轴;26—牵引链轮Ⅱ;27—铣煤离合器;28—牵引链轮Ⅰ;29—牵引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薄煤层滚筒铣煤机,其结构如图1~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0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斗式石粉碎料平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