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1233.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16;A61K47/48;A61P11/00;A61P29/00;A61P11/02;A61P11/14;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冒 清热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感冒是一种极为常见又极有害的疾病。浑身酸疼、四肢无力、发高烧的患者可以称为重感冒。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记载:感冒清热颗粒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其处方为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其制备方法是将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防风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加蔗糖、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1600g;或将合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加入辅料适量,制成无蔗糖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800g;或将合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55℃)的药液,喷雾干燥,制成干膏粉,加乳糖适量,混合,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400g,即得。上述方法中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能耗高、热敏性成分易损失、有效成分回收率低、后处理麻烦等缺点。
现有技术教导了β-环糊精包合技术,其在药剂上主要是用在化学药品及挥发油的包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毒副作用,掩盖苦味,以及液体药物粉末化等,而对中药材提取物的包合上尚未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耗,而且还能有效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去除影响主成分存储稳定性的杂质,提高颗粒剂的稳定性。
感冒清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荆芥穗、薄荷和紫苏叶混合,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水溶液浸渍,渗漉速度为3~5mL/min,收集渗漉液,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减压回收得提取物Ⅰ;
步骤2,将防风、柴胡、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和芦根混合,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再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经超滤膜过滤后浓缩、干燥得提取物Ⅱ;
步骤3,将β-环糊精加入蒸馏水中,浸润后70~80℃恒温加热,得β-环糊精水溶液;
步骤4,将步骤1所得提取物Ⅰ和步骤2所得提取物Ⅱ加入步骤3所得β-环糊精水溶液中,50~60℃恒温搅拌,置4℃冰箱冷藏后喷雾干燥制粒;
步骤5,将步骤4所得颗粒与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混合制粒,即得感冒清热颗粒。
所述感冒清热颗粒的原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感冒清颗粒“药物组成”一项有明确记载:荆芥穗200份、薄荷60份、防风100份、柴胡100份、紫苏叶60份、葛根100份、桔梗60份、苦杏仁80份、白芷60份、苦地丁200份和芦根160份。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浓度为90~95wt.%,浸渍时间为24h。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渗漉液用乙醚萃取4次。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加水煎煮过程加入的水的重量是防风、柴胡、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和芦根总重量的2~3倍。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大孔吸附树脂是选自HDP-100、HDP-722或HDP-750。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70~80wt.%。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100000~200000Da。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β-环糊精和蒸馏水的重量比为10:3~6。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提取物Ⅰ、提取物Ⅱ、β-环糊精水溶液的重量比为3~7:2~6:1~4。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5中颗粒、稀释剂、矫味剂、润湿剂的重量比为100:8~10:2~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1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