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矿粉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1441.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民;田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2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矿粉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矿粉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磷矿堆场主要采用挖瓢式取样器,挖瓢固定在旋转臂的前端,物料由前方输送带落下至挖瓢中,在电机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旋转至漏斗状收集器的收集器内,挖瓢翻转约180°而使瓢内的物料落下并收集到底部的取样箱中。这种取样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缺点是:在取样运行过程中,挖瓢运行轨迹呈现上半弧形,由于80%磷矿呈现粉颗粒形态,以至于在挖瓢翻转过程中,磷矿粉必然会出现洒落,尤其是旋转臂出现侧摆时更容易出现泼洒现象,因而无法将挖瓢内的物料全部落入收集器中,因此,无法保证计量准确,甚至会出现取不到样的情况发生,长时间积累就会造成检测样本不够精准,所测数据的偏差增大。虽然采用其他诸如传送带式水平传输设备可保证以物料不会洒落,但势必增加设备成本和现场维护的难度,同时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矿粉取样装置,在取样容器旋转过程中物料不易洒落,有效提高磷矿采样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磷矿粉取样装置,磷矿粉取样装置,包括漏斗状收集器、取样容器和驱动电机,转轴呈水平方向布置在收集器内并位于收集器一侧,收集器侧壁上设有可供取样容器通过的开口于上方的垂直槽,驱动电机由支架固定在收集器外壁上,驱动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取样容器为一个开口于上方的长条形溜槽,溜槽后端的底部与转轴固连,至少溜槽前端的槽宽不小于输送带的带宽。
当溜槽随转轴向上翻转时,溜槽前端向上抬升而使槽身侧倾,前端的物料在槽内会向溜槽未端即向转轴一侧滑移,同时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大,这种滑移速度越来越快,当转至垂直位置时,槽内物料几乎全部由溜槽未端落入收集器中。由于物料在溜槽内的运动轨迹呈滑移运动状态,因此不会出现向两侧运动而翻越槽壁洒落到外部,因而能有效提高磷矿采样精度。
进一步的,溜槽的槽深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加。随着旋转角度溜槽内物料向下滑移速度加快,槽壁高度增加有利于防止物料向两侧飞溅而洒落至槽外。
进一步的,溜槽的槽宽由前端向后端逐渐收窄。由于物料由水平堆积状态逐渐向下方滑移时,各部分下滑速度不一致,堆积在上方的物料下滑速度快,堆积底部的物料下滑速度慢,因此,物料在下滑过程中逐渐呈带状分布,即在槽内堆积的厚度变薄,因而槽宽可逐渐收窄,以利于减轻溜槽自身重量。
优选的,溜槽由水平位置向收集器内的翻转角度控制在120°~135°。因溜槽旋转至垂直位置时,物料几乎全部下落,溜槽翻转角度不必达180°,控制在120°~135°即可完全落料。
本发明用溜槽来取代挖瓢及固定挖瓢的旋转臂,使得在翻转过程中物料沿溜槽作向下滑移运动,并且随着翻转翻转角度增加,物料下滑速度越快而不会出现向两侧运动而翻越槽壁洒落到外部的情况,因而能有效提高磷矿采样精度。并且溜槽的翻转角度小,只需120°~135°,而不必达180°,可以缩小收集器体积,减小取样装置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溜槽沿A-A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漏斗状收集器1、取样容器和驱动电机2,转轴4呈水平方向布置在收集器1内并位于收集器1一侧,取样容器为一个开口于上方的长条形溜槽6,溜槽6后端底部设有与转轴4固连的连接件5,至少溜槽6前端的槽61宽不小于输送带的带宽。收集器1侧壁上设有可供溜槽6通过的开口于上方的垂直槽11,驱动电机2由支架3固定在收集器1外壁上,驱动电机2与转轴4传动连接。收集器1内侧壁上固定有行程开关8,用来控制溜槽6最大旋转角度。
其取样过程如下:溜槽6前端位于输送机落料点下方,物料随输送带由箭头7方向落入到溜槽6中,驱动电机2旋转通过转轴4带动溜槽6绕转轴4翻转,溜槽6前端向上逐渐抬升而使槽身侧倾,堆积在前端的物料向转轴4一侧滑移,当转至垂直位置时,槽61内物料几乎全部由溜槽未端落入收集器1中,经收集槽12落入下方的取样箱中。当溜槽6碰触到行程开关8的触点时,驱动电机2反向转动,使得溜槽6复位至水平位置,等待下一次取样。由于本发明溜槽6旋转至垂直位置时,物料几乎全部下落,因而,行程开关8的位置设置在控制溜槽6由水平位置向收集器1内翻转略超过90°位置即可,最好控制在120°~13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溜槽6的槽61深由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溜槽6的槽61宽由前端向后端逐渐收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1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