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2858.4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强;傅伟明;张建民;朱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靶点 定向 抽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用于立体定向颅内病灶(血肿、脓肿或囊肿)、尤其脑内血肿的穿刺抽吸。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将颅内病灶作为定向的靶点,定向套针或器械在立体定向仪的导引下,穿刺抵达预定的靶点,实施穿孔、活检、排空、置管等操作。脑内血肿碎吸是该技术常见的应用之一。
国内与国外常用的“BACKLOUND脑内血肿碎吸针”为套管针,有效长度与适配的立体定向仪弓架半径相同。其前端有侧孔,内套阿基米德螺旋针;穿刺抵达靶点后,对其尾端施加负压,同时转动阿基米德螺旋针,前端侧孔附近的血肿或血凝块即被吸入、粉碎后清除至体外。
该针是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的专用器械。但其前端仅有对称的一对侧孔,同一时刻只能对单个靶点碎吸,而脑内血肿的形态多呈不规则的椭球形。抽吸点与血肿腔其他部分形成压力差,抽吸点邻近的脑组织先于其他部分复位,脑组织间产生的牵拉效应以及抽吸造成的局部负压可致颅内再出血;在同一个穿刺道内,通过调整靶点多次抽吸,虽可减少上述风险,但因血肿存在不典型的流体特性,抽吸过程对残余血肿的形态难以掌控,现有技术无法使血肿按等比例同步缩小,术中或术后再出血始终是该手术最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用于取代BACKLOUND针,实施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的碎吸、引流,使血肿呈等比例同步缩小,有效清除血肿的同时,减少再出血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由内套管和外套管组成,内套管同轴安装在外套管内;其中外套管的前端为圆钝,前部的管壁为多孔结构,有等距离、呈节段分布的多排抽吸孔;处于同排的抽吸孔均匀分布在管壁四周且孔径相同;内套管前部管壁与外套管抽吸孔的对应处也有大小、形状相同的侧孔;旋转内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前部的侧孔重叠或错位;重叠时内套管的内腔即与外部相通,错位时侧孔即被封闭;与外套管的尾端与内套管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套针前部呈节段分布的多排抽吸孔,从首排到中间再到末排的孔径,呈先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孔径大小在1.0~5.0mm之间。
所述内套管前部侧孔的分布,可以每个节段都有侧孔,也可以部分节段有侧孔,部分节段没有侧孔。
所述内套管有侧孔的节段上,侧孔的数量可以最少为1,最多与外套管相同。
这种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与传统的BACKLOUND针对比,无需通过调整穿刺深度对血肿实施碎吸,针对常见的椭球形血肿,中间大,两端小的侧孔设计,有利于血肿排空,其周围的脑组织同步复位,减少再出血风险;由于外套管固定,通过更换不同侧孔分布的内套管,无需要重复穿刺脑组织,可以进行单靶点排空和多靶点同步排空,等不同的血肿排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套针的结构示意图,内、外套管在相同节段上侧孔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首节段至中间段再至末节段,侧孔的大小先递增,再递减。
图2为外套管和内套管的抽吸孔分布示意图,其中a为外套管,b为内套管,其侧孔有多种分布形式;
图3为套针的工作示意图,旋转内套管,每个节段的抽吸孔呈逐次开放、闭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靶点定向抽吸套针由内套管2和外套管1组成,内套管2同轴安装在外套管1内;其中外套管1的前端为圆钝,有益于减少组织损伤,内、外套管在相同节段上侧孔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首节段至中间段再至末节段,侧孔的大小先递增,再递减。外套管1尾端与内套管2间设置有密封装置,突出的内套管2可手捻或接手摇钻,驱动内套管2旋转;
如图2所示,所述外套管1前部的侧孔呈均匀分布,孔径大小在1.0~5.0mm之间;内套管2的侧孔有多种分布形式。可以是单个节段的单孔、单个节段的多孔;也可以是多个节段的单孔、多个节段的多孔;
如图3所示,内套管2旋转时,内套管2和外套管1前部的侧孔重叠或错位;重叠时内套管2的内腔即与外部相通,错位时侧孔即被封闭;若单个节段的单孔,则产生单靶点的轮刮抽吸;单个节段的多孔,则产生单靶点的定点排空;多个节段的单孔,则产生全轴向的轮刮抽吸;多个节段的多孔,则产生全轴向的同步排空。
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根据血肿长轴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套管,使头、尾两端较小的抽吸孔位于血肿长轴的两端,而中间的较大的抽吸孔位于血肿长轴的中部。行抽吸时,椭球形血肿可呈等比例同步缩小。旋转内套管2同时进行抽吸,内套管2沿轴向转动,各节段管壁上的侧孔则顺序开放、闭合,同时施加负压;选择不同的套针可对血肿长轴周围的凝血块产生不同的碎吸效果:选择不同的内套管,可以实现定点、定面的轮刮抽吸或同步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2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的母端结构
- 下一篇:通气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