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粪生物有机肥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3135.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有机肥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鸡粪为主要原料工业化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养殖业中养鸡规模的不断壮大,养殖基地的鸡粪也逐渐增多,鸡粪的自然堆放,如不作无害化处理,将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国家对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处理的原则,利用快速分解菌降解并在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杀死有害病原菌及蛔虫卵,把不稳定的物质转化成较稳定的腐殖质配制成生物有机肥料,此方法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近年来已成为鸡粪资源化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以鸡粪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有如下优点:1.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改善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2.因其完全腐熟,杀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发生,不烧根,不烂苗,经除臭后气味轻;3.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4.能改善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及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施用后能使粮食、经济、蔬菜类、瓜果等类作物大幅度增产,并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作物性状、使作物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开花提前,做果率高,果实商品性好,另外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新型环保肥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鸡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机械装置,该装置以第一发酵槽、第二发酵槽、发酵池、粉碎机、掺混机、造粒机、烘干机为设备,以发酵法来生产鸡粪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产鸡粪生物有机肥的机械装置,包括:发酵池1、第一发酵槽2、第二发酵槽3、粉碎机4、掺混机5、造粒机6、烘干机7;其特征是:发酵池1上设有饼肥、泥肥进口8,发酵池1和粉碎机4间设有第一输送机9,第一发酵槽2上设有鸡粪、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蛋白分解菌、有机磷分解菌进口10,第一发酵槽2和第二发酵槽3间设有第二输送机11,第二发酵槽3上设有氨化菌、光和细菌、酵母菌、放线菌、杀菌除臭剂进口12,第二发酵槽3和粉碎机4间设有第三输送机13,粉碎机4和掺混机5间设有第四输送机14,掺混机5和造粒机6间设有第五输送机15,造粒机6和烘干机7间设有第六输送机16,烘干机7上设有成品出口17。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发酵池为圆柱形水泥池,直径3米,深1.5米,带搅拌装置,密封方式为塑料薄膜密封。
所述的第一、第二发酵槽为长方形水泥池,长3米,宽1.5米,深1米,带搅拌装置,密封方式为塑料薄膜密封。
所述的粉碎机为HCCF40型粉碎机。
所述的造粒机为喷浆造粒机。
所述的烘干机为转筒烘干机。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输送机为刮板输送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生产鸡粪生物有机肥的机械装置,该装置具有使用通用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过程条件温和、无污染废弃物排放等一系列优点;最终产品是一种鸡粪生物有机肥,施用后能使粮食、经济、蔬菜类、瓜果等类作物大幅度增产,并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作物性状,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新型环保肥料。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和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使用该装置生产鸡粪生物有机肥最佳实施例的具体内容:
1.将配方量的饼肥和泥肥通过设置于发酵池1上的饼肥和泥肥进口8送入发酵池1,通过同一进口加入适量的水和有机肥发酵剂,搅拌掺混均匀后密封发酵夏季15-18天,冬季25-30天,发酵完成后开池晾晒至含水量小于10%,通过设置于发酵池1和粉碎机4间的第一输送机9将其发酵肥料送入粉碎机4粉碎为颗粒度为60目的颗粒,随即通过设置于粉碎机4和掺混机5间的第四输送机14送入掺混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