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瓜红豆酸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3217.0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静 |
主分类号: | A23C9/133 | 分类号: | A23C9/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瓜 红豆 酸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南瓜红豆酸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南瓜,别名番瓜、北瓜,笋瓜、金瓜,呈扁球形、壶形、圆柱形等,表面有纵沟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状突起。表皮呈橙黄至橙红色不等。果柄有棱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其种子为卵形或椭圆形。南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其钙、铁、胡萝卜素含量非常高,具有解毒、保肝肾功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消除致癌物质等功效。
科学研究表明:南瓜中内含有维生素和果胶,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可以起到解毒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对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疗效;此外,南瓜还富含锌,有益皮肤和指甲健康,其中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具有护眼、护心和抗癌功效。
红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红豆含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作糕点原料。红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
红豆的作用:红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且红豆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红豆还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南瓜的生长周期短,不耐贮藏,用于加工成南瓜红豆酸奶可实现对南瓜原料的综合利用,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南瓜生长周期短,不耐贮藏问题,提供一种南瓜红豆酸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南瓜红豆酸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四步加工工艺流程,一是南瓜→清洗→剖半去籽→切块→烫漂→冷却→打浆→过滤→包埋→南瓜汁;二是红豆→挑选杂质→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豆乳;三是奶粉、糖→溶解→牛奶;四是南瓜汁、豆乳和牛奶混合液→调配→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后熟→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步骤为:
A、南瓜原汁的制备:选择八成熟的黄色南瓜,用清水洗净,切半去籽,同时去掉已熟透的、腐烂的及遭虫咬的部分,切成2~4厘米厚的块状;将南瓜置于沸水中烫漂10~15分钟,同时添加占溶液总量0.02%的L-抗坏血酸;烫漂后按南瓜片∶水=1∶2的比例加水,用组织捣碎机进行匀浆,220目筛网过滤,然后用β-环糊精包埋脱苦,冷却至室温,得南瓜汁,在2~5℃下贮藏备用;
B、红豆原料预处理:选择颗粒饱满、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的红豆,用清水漂洗3~5次,用0.08 %NaHCO3溶液在常温下浸泡6~8小时,其间每隔3小时换一次浸泡液;
C、磨浆、煮浆:将浸泡好的红豆用纯净水清洗后,按红豆∶水=1∶7的比例添加100℃的热水,用浆渣分离机磨浆后,在100℃的条件下煮浆25~35分钟,220目筛网过滤得到豆乳;
D、调配、均质、杀菌:豆浆制好后,将脱脂奶粉加入适量的水和糖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按牛奶∶豆浆=1∶1的比例配制成发酵基料,在发酵基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南瓜汁,65℃条件下,用均质机以30~35兆帕均质1~2次,然后在100℃条件下灭菌20分钟,快速冷却至26~30℃;
E、接种、发酵:将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的比例配制的生产发酵剂,接种在40~50℃的混合基料中,在恒温培养箱温度为50℃的条件下中培养8~10小时;当PH为4-6停止发酵,快速冷却到12℃,放入冰箱中冷藏后,用瓶分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南瓜和酸奶独特的风味,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防癌抗癌的功效,老少皆宜,食用方便,便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南瓜红豆酸奶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静,未经鲁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