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3409.1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6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雅萍;王传永;陆小清;李云龙;李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丰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本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果大壳薄,营养丰富,是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看好。薄壳山核桃原产北美洲,主产美国,我国引种己有近百年历史。但由于多种原因,薄壳山核桃至今仍因数量太少而未能进入商品市场,市场供应依赖进口。薄壳山核桃生产中有两个主要环节分别在不同方面影响了薄壳山核桃的早结丰产:嫁接、修剪。
为了使薄壳山核桃尽快踏上良种化、基地化建设的进程,在选育良种的同时,着手进行1~2年生小砧木嫁接技术攻关。但由于嫁接成活率不高,导致嫁接苗供不应求,部分薄壳山核桃基地只好先栽实生苗。实生苗投产迟,坚果小,适口性差,在市场上不受欢迎,须改接优良品系。同时,早期建设的部分薄壳山核桃基地,没有配置授粉树或配置不当,授粉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不能正常投产,也必须将部分植株改接为授粉树。
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引种栽培已有百年历史,但早期多以实生苗栽培,作为观赏、林木和林果兼用树种栽培。近年来,因干果市场的需要,薄壳山核桃作为果树的栽培逐渐引起重视,发展速度大幅度增加,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其制约因素就是薄壳山核桃的结果期较晚,产量较低,尤其是早期产量低。
薄壳山核桃为高大乔木,幼年期较长,一般情况下在定植后5年左右才开始结果,而且产量非常低,即使10年左右树龄的果园也难以达到较高的经济产量。主要原因是幼树生长旺盛,难以形成大量的中短果枝。
幼年树的新梢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一年的生长量可以达到1.5m甚至2m以上,中间并无分枝。这种无分枝的大型枝条在冬季修剪时大部分要被剪除,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存的夏季修剪技术一般为摘心、扭梢、和拉枝等。扭梢和拉枝只能使生长势放缓,并不促进分枝,而薄壳山核桃的摘心并不像其他树木一样可以促进侧枝萌发和增加分枝技术。由于薄壳山核桃顶端优势极强,在夏季摘心以后最顶端的侧芽萌发后对其下面的侧芽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常只有最顶端的侧芽萌发,即使第二个侧芽可以萌发,因受到第一侧枝的抑制也难以形成有效的侧枝。因此薄壳山核桃顶端摘心通常只是暂时抑制新梢生长、减少生长量,对促进侧枝形成、尤其是短果枝的形成并无帮助。
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最佳的嫁接方法,利用薄壳山核桃品种-马汉作砧木 嫁接波尼薄壳山核桃,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得大量波尼薄壳山核桃种苗,解决薄壳山核桃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对砧木、接穗及成活后管理方法的合理选用,能够使得薄壳山核桃品种嫁接成活率达到99%,成苗率也大大提高,且对生长旺盛的一年生夏季新梢进行重度短截,促使剪口下多个侧芽萌发形成二次梢,增加了分枝级数,还大大增加了中短果枝的发生数量,使得雌花芽的形成数量大小相仿的对照同龄树提高120%以上,树冠更加丰满、充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薄壳山核桃丰产方法。
其中,嫁接操作步骤,砧木受伤轻、嫁接处易愈合、成活率高、劳动效率高,而修剪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有效生长量,增加分枝级数,提高中短果枝形成的数量,提高雌花芽数量,促进早期丰产。
申请人多年来从事薄壳山核桃育苗工作,为满足生产方面的需求,我们对常规栽培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并对嫁接方法、修剪方法进行创新,以达到缩短育苗周期、增加育苗数量增加分枝级数,促进早期丰产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1.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苗床准备:在大棚中设置苗床,苗床底部按每平方米100W的标准布地热线,将红壤土、蛭石、泥炭土,河沙,马肝土五种基质按5∶3∶2∶2∶1的质量比混匀后,铺在苗床上,厚度为10-13cm;
(2)3月中旬至4月中旬,选取直径在5mm以上的薄壳山核桃实生为砧木苗,进行枝接。(3)选取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当年生枝条,接穗上切口平切、下切口斜切,采用高压静电场处理接穗,参数为强度100kv/m,时间20分钟,然后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30-45min,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200mg/LGA3+100mg/L GGR6+60mg/LNAA+20mg/LCPPU+20mg/L DA-6;
(4)将步骤(3)处理后的接穗插入步骤(2)处理后的砧木,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后用无滴膜将接口自下而上严密缠绕包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